今天一早刷到一条短视频,说的是人老了“有孩子才有底气”,这种说法也许偏颇,但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视频中说到,现在的年轻人很多不愿意找对象、结婚生子,似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社会压力大,赚钱难、工作不好找,养自己都成问题,还要孩子,如果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好的生活教育环境,那对孩子不公平,是当父母没有能很好尽责的表现;还有说现在社会,人们思维活跃,各种想法层出不穷,尤其年轻人变数太多,很难找到那种互相忠诚、体贴关心到永远的忠诚伴侣,索性不费这个心思,一个人过也挺好的;另有一些对恋爱婚姻太势利,对物质需求要求太高,尤其是有些女孩提的条件远远超出普通男青年的各种能力,什么有房有车有存款,颜值还不能低,个头不达标也不成,妥妥地黑马类人才,这样的还不早就被有眼光条件相当的女孩锁定了吗?如此等等诸多理由得出的结论是:有的结不起婚、有的不想结婚、说说看,婚都不结,还指望要孩子,岂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后面围绕这个话题就又延伸到这些主张不婚不育人群的理论:“年轻时非得要孩子干什么,我可以趁年轻多赚点钱,等老了就去好点的养老院,生活不能自理时就花钱雇保姆,也能活出个人生洒脱”。
往后是什么情况谁都说不好,但从现在看养老院也不是无风无浪,安然和睦快乐无疆的地方,有句话说得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到那时即使你有钱,能支撑起高额费用,却一年到头没有子女亲人来探望,而那些有子女探望的就会鄙视你,要不就产生了一种说法叫“养老院里的鄙视链”想想也好无奈,那里不是真空,也会有团团伙伙,抬举谁打压谁这些不齿的事情在疗养院一样逃不过。
但是有孩子就不一样了,即使他(她)忙碌很少来探望,无形的折射力量还是不完全被忽视的。
再者说了,即使你运气好,没有遇到不良同龄人,你也不去参与什么这个团,那个伙的,可以躲在屋子里坚持自己的“独有乐趣”,可大多数老人扛不过“孤独”,人的“群体活动性”本能会时不时的冒出来,不快乐时连个宣泄的出口都找不到。
我有个朋友的人生特别不幸,知天命之年老公因病辞世,前两年独生女儿也因染疾离她而去,现在她的家庭就只剩自己忧忧寡欢孤独度日,无奈她养了只大狗作伴,她说大狗在听到可疑声响或看到首次来家里的陌生客人会狂吠,这样虽然有时不妥,但她觉得对自己有保护有安全感。
还曾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有个孤寡老伯生病住院,大夫开了缴费单据让去窗口交,他却因体能不支去不了,想要护士帮忙刷卡缴费,却没有谁敢接他的卡,所以说,有些事情不是有钱就可以解决的。
有人告诉我说“谁的老年生活都有可能面临‘腥风血雨’”,只是若在我们一生中的关键时刻,能安排左右自己生活的时候,做出正确选择大概会好一点,这只是我自己的个人认知,不一定会被别的人认同,也很正常,只要各种不同认知指导下的行为经过时间检验,一定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在这个快速发展多元的想法支配下的各种选择,能带个大家各个阶段的理想生活,包括生命尽头的老年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