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1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3-04-15 17:26 被阅读0次

    一提起《史记》,耳熟能详的便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组成。

    这三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简短凝练,却浑然一体。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频频立功,职位比廉颇高”,是第三个故事中“廉颇不服”的起因,最后又以“负荆请罪”把整个故事推向高潮。

    在《完璧归赵》中,秦王写信说“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换赵王的和氏璧”,赵王知道这是谎言,却无计可施。在这关键时刻,蔺相如主动请缨“带璧换城”,在与秦王针锋相对中,他要挟秦王,不惜以命相逼,最后又以“举行典礼”这招缓兵之计,把璧送回赵国,成功识破秦王的骗局。

    《渑池之会》上,秦王命赵王鼓瑟,并做记录,借此侮辱赵国,蔺相如毫不示弱,让秦王击缶助兴。秦王拒绝,蔺相如寸步不让,以“同归于尽”逼得秦王不得不从,赢得赵国的尊严。

    《负荆请罪》中,廉颇坦言,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却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这一句话,让廉颇倍感羞愧,于是,他放下了将军的尊严,背上荆条,上门向蔺相如请罪。

    在《将相和》 这篇文章中,蔺相如智勇双全,顾全大局;廉颇为人诚恳、知错就改。司马迁在纷纭反复的历史流程中,在剑拔弩张的场合中,用高度概括的文笔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鲜明的的历史人物形象。

    在内容选取上, 根据故事情节着重刻画了蔺相如与廉颇二人的立场和关系,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价值。

    蔺相如是赵国的文官,出谋划策是他应尽的责任;廉颇是赵国的武将,上战场杀敌是他忠贞的选择,因此,“将相和则国固”,并无廉颇所说的“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却位居我之上”的功劳大小问题。

    后来,蔺廉二人和解,齐心协力,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这一主题思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px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