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本期夏令营已接近了尾声,每一个孩子都收获很多,生活上学会了自立,学习诵读经典上,通过各组比赛的方式,《论语》前十章大部分孩子都读满30遍以上,一口气读十章能够朗朗上口。
今天,也就是结营的前一天,带班的刘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见了他的老师,曾宪辉老师,请他给孩子们上一堂课。两个最大的收获点:
第一,送给孩子最重要的三句话,并且要求牢记在心。
1.父母放心的事情就做,父母不放心的事情坚决不做。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
3.吃饭就好好吃饭,睡觉就好好睡觉,学习就好好学习,玩就好好玩。
第二,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要读好书,什么样的书才称得上好书,能够管世世代代的书就是好书,那就是我们正在读的经典。
下面分享这个故事:
一位小徒弟对老禅师说:“师傅,我每天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老禅师沉思了片刻,说:“你把平常化缘的钵拿过来。
小徒弟就把那个钵取来了,老禅师说:“好,把它放在这里吧,你再去给我拿几个核桃过来装满。
小徒弟不知道师傅的用意,捧了一堆核桃进来。这十来个核桃一放到碗里,整个碗就都装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你还能拿更多的核桃往碗里放吗?
“拿不了了,这碗眼看已经满了,再放核桃进去就该往下滚了。
“哦,碗已经满了是吗?你再捧些大米过来。
小徒弟又捧来了一些大米,他沿着核桃的缝隙把大米倒进碗里,竟然又放了很多大米进去,一直放到都开始往外掉了。小徒弟才停了下来,突然间好像有所悟:“哦,原来碗刚才还没有满。
“那现在满了吗?
“现在满了。
“你再去取些水来。
小徒弟又去拿水,他拿了一瓢水往碗里倒,在少半碗水倒进去之后,这次连缝隙都被填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这次满了吗?
小徒弟看着碗满了,但却不敢回答,他不知道师傅是不是还能放进去东西。
老禅师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
老禅师又把盐化在水里,水一点儿都没溢出去。
小徒弟似有所悟。老禅师问他:“你说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和尚说:“我知道了,这说明了时间只要挤挤总是会有的。
老禅师却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并不是我想要告诉你的。
接着老禅师又把碗里的那些东西倒回到了盆里,腾出了一只空碗。
老禅师缓缓地操作,边倒边说:“刚才我们先放的是核桃,现在我们倒着来,看看会怎么样?
老禅师先放了一勺盐,再往里倒水,倒满之后,当再往碗里放大米的时候,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而当碗里装满了大米的时候,老禅师问小徒弟:“你看,现在碗里还能放得下核桃吗?
老禅师说:“如果你的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这些大米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
小徒弟这次才彻底明白了。
如果您整日奔波,异常的忙碌,那么,您很有必要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先将核桃装进生命当中呢?如果生命是一只碗,又该怎样区别核桃和大米呢?
如果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核桃是什么,生活就简单轻松了。我们要把核桃先放进生命的碗里去,否则一辈子就会在大米、芝麻、水这些细小的事情当中,核桃就放不进去了。
生命是一只空碗,但是应该先放进去什么呢?什么才是你的核桃呢?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我想起了谦奉老师说的话,用有限时间读永恒之书,用有限精力做最有价值的事。所以我坚定要以身作则,坚持做好榜样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