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猫报道,“年货节”已成为继双十一、双十二后,最大的消费节。
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在囤年货。
但若囤得过多、花销过度,春节便不再是过节,而是过“劫”。
北京女孩聂籽玥,平时精打细算,小区菜市场买菜都要砍价一番。
但在春节期间,她也没能抑制住消费的冲动。
先是把自家还能满地跑的自动扫地机,升级成3千多的网红洗地机。
后又买了牛排、彩皮花生、东北榛蘑、俄罗斯甜虾、进口的名牌洋酒……直播间的“车厘子”“榴莲”等高价水果,更是囤了不少。
小到吃牛排用的海盐研磨瓶,大到一万多的美容仪。
平时怎么都舍不得吃的、用的,大包大包地揽回家。
仅仅几天时间,她就花光了大半年的积蓄。
内心虽然过足了瘾,但钱包也跟着空了。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过年”情结:
总觉得辛苦一年了,必须得好好过个年。
于是买买买,囤囤囤,瞧见打折就忍不住剁手,想着节日家里人多就各种进货,觉得新年新气象更是样样换新……结果一不小心就瘪了钱包,苦了自己。
可说到底,年要过,日子也要过。
事事都大花特花、大办特办,只会给以后生活添不少麻烦。
学会给过年设置一个消费额度,守好钱袋,才能过好日子。
年货少囤,吃完再买;理性比价,不盲目,不冲动。
多做几个家人喜欢的小菜,既不委屈自己,也能温馨过节。
简单的年味里,也有幸福的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