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8-20

2017-08-20

作者: 创一学习吧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19:52 被阅读0次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后来都怎么样了?

当孩子见到妈妈时总会说:

“妈,晚上吃什么呀?”

“妈,我出去玩会儿。”

“妈,给我点钱吧。”

“妈,我的衣服在哪儿?”

而当你见到爸爸时只会说一句话:“爸,我妈呢?

年轻的爸爸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上了年纪,听到孩子这么说,不免尴尬,可能还有心酸,因为根本不被孩子需要。

如今的家庭里,很多80,90后爸爸仍然是被吐槽的对象,就像当初他们自己的爸爸那样。

“爸爸在忙,你找你妈去。”

“爸爸要工作,让你妈带你去……”

“爸爸累了,你自己去玩!”

甚至,有的爸爸宁可打游戏也不陪孩子玩一会儿。

“不陪”成了爸爸们最大的原罪。“丧偶式育儿”这个词一开始出现就被疯传。说的太对了,总结的太贴切了,怎么能不让人拍案!

80,90后的妈妈们大多已经跳出老一辈的窠臼,开始全新的科学育儿之路,但是,有爸爸因为有了孩子,而潜心研究科学育儿,研究亲子关系的,的确有,但却还是少数。

不陪伴,孩子就不和爸爸亲,而这也不过是最表面的现象,真正的本质影响是,一个缺席的爸爸身后会产生一个问题孩子。

专家说:“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的角色同等重要。母亲在教育方面看重的是细节,而父亲更注重孩子的整体和方向的教育。心理学家指出,父亲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的存在,对男孩子而言,更是他言行身教的模仿对象。”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女孩子,她胆小,她敏感,她安全感极低,她要么不敢爱别人,要么爱的患得患失,生不如死。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女孩子,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和男人相处,她一生终极的梦想,不过是想让一个男人好好爱她,但是,她其实根本不知道好男人是什么样。

她简直就是行走的渣男吸引器,每一任都是渣男,可是,每一次她都不肯主动放开,因为,她贪念那一点点温暖。

她父亲没给她的东西,她一生都在追寻。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男孩子,他细心,他温柔,他呵护着他的母亲,憎恨着他的父亲,有个女孩子为他的温柔细心着迷,义无反顾的嫁给他,结果却发现,自己是他和他母亲之间的“第三者”。

而他,在一地鸡毛的日子里,惊恐的发现,他竟然活成了他曾经憎恨的父亲。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男孩子,他不勇敢,他没血性,他没担当,他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不知道怎么办,第二反应仍然是不知道怎么办,你绝望了,不耐烦地说“那你别管了”,他于是立刻逃之夭夭,背影是个大写的“解脱”。

他父亲没给他做示范,他一辈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做男人。

你肯定不想让你的孩子,变成这样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

父亲陪伴孩子的意义到底有多重要?家庭生活就像一台戏,父母子女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父亲,扮演着母亲所无法取代的角色。

影响孩子性别角色认同

父亲给予男孩子以榜样的力量,给女孩以安全感。很多研究都发现,男孩子在4岁以前,父亲角色缺失会使他缺乏男性力量,易于女性化;女孩子在5岁以前缺乏父爱,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时会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

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父亲和孩子玩游戏,时常用令人刺激和激动的方式进行,孩子喜欢这样的方式,喜欢这样的交往,会逐渐表现出自信和快乐。父亲正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品质的形成。

影响孩子智力水平

相对于母亲,父亲的动手能力更强,如修理车辆、电器、修整园林等,使孩子对动手操作充满兴趣。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激发探索欲、想象力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越强,越能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影响孩子社会化行为

这是因为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爸爸帮孩子建立游戏规则,培养规则意识。这种规则意识能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水平越低,孩子的问题行为越多;自我控制水平越高,其社会化行为水平会更高。

有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远不止以上几点,还涉及体格、情感、品德等多方面。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其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缺乏,表现抑郁、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感。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可能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从而造成认知、个性、情感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缺陷。

伟大的妈妈恨不得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但有一件事,妈妈做不了,那就是做爸爸。

妈妈们能做什么?——帮助爸爸和孩子之间建立情感联结。妈妈和孩子,因为脐带,情感的纽带是天生的,而爸爸们不一样,他们和孩子的感情是后天培养的。

妈妈们在沉浸于照顾孩子的辛劳的时候,常常忘了,她的老公也是第一次当爸爸。他看到孩子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根本不是感动的稀里哗啦或者爱不释手,而是,手足无措,很可能,还会逃跑。

作为柔弱的女人,我们也需要安慰和鼓励,凭什么我孤立无援的时候,还要去顾及他。可是,首先觉醒的人,负有拯救的责任。毕竟,糟糕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

所以,作为妻子,作为孩子妈的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进入父亲的角色。

我们要试着给他们父子创造独处的机会,为了爸爸博得孩子欢心出谋划策,还要纠正他错误的育儿观念。

要相信,只要妈妈们坚定信念,一定会有效果。

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们,有些人终于觉察到,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不抵孩子微微一笑,于是,努力变成了孩子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好爸爸。

而有些人,始终抱着侥幸心理,拖着拖着,孩子就长大了,能与他说的话,也就是那句:“爸,我妈呢?”

亲爱的爸爸,你愿意做哪一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8-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xq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