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教师阅读地图》的81页——98页,感触很深。如果说在之前的前两章内容中我们开始了解专业发展的阶段是经历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我们要努力构建自己专业发展的合理路径。那么在这一章的内容中我们开始了解根本书籍的概念以及如何真正阅读一本书。
如何真正阅读一本书呢?在阅读《教师阅读地图》这本书之前,我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的。随性拿起一本书,如果读得懂就去读,就觉得是一本好书。如果拿起一本别人公认的好书,我却读不进去,我直接草率地下判断这本书不适合我或者主观地认为这本书理论性太强,不具有实践指导性。至于我用什么方法去读的,就是简单的一页页去读,记住了多少知识,又有多少知识真正影响到自己的专业发展,我从来没有去思考过。亦或者我的知识结构和读书量的多少限制了我的思维,我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些问题。
而读完这一章,我开始回顾自己以往的阅读方式。我是属于感性阅读还是知性阅读?答案当然是感性阅读。什么是知性阅读?书中提到:“知性阅读是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对于专业发展而言,更应该强调知性阅读,因为只有知性阅读,才能真正提升一个教师的思维水平,增强他的反思能力。”
当读到这个地方,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迫切想要改变自己以往感性阅读的方式,想要真正获取知性阅读的方法。书中提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训练自己的知性阅读能力:
1.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画出有真知灼见的句子,慢慢读。最后把画出来的部分输入电脑保存,日后时常翻阅,成为自己的血肉。(读到第一点,我联想自己的阅读方式,我做到边读书边划线,但是没有做大量摘抄和分类,当然就更不可能日后遇见问题时去翻阅。这导致我读过的书只是读过了,慢慢地忘记了,没有融入自己的血肉里。读书对我来说只是数量的增长,没有心智的提升和能力的增长。)
2.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思考过,也没有去认真细致地弄懂一本书的脉络和结构,更没有找到书中的主要概念。读到这里,我越来越明白自己为什么一直阅读无效。)
3.更进一步,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在这里,聆听是基本前提,然后写下困惑、问题、感受、思考。(加入新网师后,我开始慢慢地学习啃读经典书籍,但是我的阅读批注大多数时候是过于草率地发言,其实我并没有做到先去尊重经典,先去细细聆听,没有深入理解作者的真实含义。感性地阅读和感性地感慨,都不具有思考的深度。)
4.最后,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与好书进行生命交流。(在读到书中的西门小醉老师的两个案例时,我反省了自己的感受。案例二大概懂了,魏老师对案例一的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无法同化到我原有的知识结构,我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背景,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模式,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才能读懂。)
细细阅读了知性阅读的四点,了解到自己以往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的差别,以便我更好地纠正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刻意训练,希望真正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走在知性阅读的路上。
当然,知性阅读就如登山,一路会有彷徨、沮丧,每当这时,我会想起这一章中给我最大力量的一段话:“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找到灵丹妙药的人总会感到失望。而持续不断的坚持阅读,不断的提升阅读质量,不断的将阅读与实践相互编织的人,最终才能够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奖赏。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你必须不断的问自己:我是否有信心?我是否真正的热爱教育,热爱阅读?”
希望这段话能激励每一个像我一样渴望改变阅读方式、提升阅读质量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