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宣城没有沈休文那么好的运气,他虽生于高门大户,看似有权有势,但这所谓的地位并未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片刻的安宁,萧齐政权凶狠无能,名门谢氏自然会受到无情打击,再加上谢宣城此后几度官职调整,亲眼目睹甚至亲身体会过小人之恨血溅三尺的事情,他对萧齐的感情就不仅是忠心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了。抛开身份不讲,谢宣城就是一个身处权力斗争中心的普通文人,他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靠着那点保命的忠心,他三番五次捅破了那些看不惯残暴萧齐的犯上者的计划,避免自己卷入漩涡粉身碎骨,那时候他大概没有想过,正是他这点“忠心”最后成为别人奉还给他的致命一击。谢宣城真是个很不擅长勾心斗角的人,他自己一定很清楚,因此也想过斩断宦海的牵绊逍遥山水,但他偏还恋恋不舍,不舍那份唾手可得的俸禄,不舍那群相交甚笃的诗赋文友,更不舍得谢家大族的百年荣耀葬送在自己手里。武帝在病重仍坚持召他回建业时,他或许就已经听见死神宣判的声音了,于是《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里说的尽是忧惧却也豪迈的诀别话,“像鸟一样常常害怕遭到鹰隼的攻击,像菊花一样担心严霜的打压,”但是,“告诉那些在建业布下天罗地网的小人们,风云蔽日还有鸟飞的路,我已经翱翔在辽廓的高空了!”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