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被爱?是你自找的

不被爱?是你自找的

作者: Dr___Pepper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20:15 被阅读0次

       是的,

       单身,不被爱,是你自找的。

       这是你的选择。

       不被爱是一种习惯。

       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丧失了爱别人的能力,很多时候是我们丧失了被爱的能力。或者说丧失了觉知爱的能力。很多时候,是你自己选择走上了一条自虐之路。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说,只有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只有拥有爱,才能被爱。

       童年缺爱的人,会不无意识地推开爱。

       童年长期遭遇情感忽视的人,会不自觉地忽视自己的情绪。不爱自己,不懂得如何满足自己,照顾自己,也就遇不到滋养自己的亲密关系。

       是的,让自己舒服起来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体验。

       试想一下,如果真实的让你得到了你想要的爱,那些所有你最需要的都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一定会说那是我在做梦。

       我们总是在强迫性重复、投射、验证性假设之间,一遍遍证明自己不值得被爱。

       这样的我们才有安全感,这样的生活才是我们熟悉的。一遍遍重复原生家庭的创伤性经验。这样的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让我们紧紧地拥抱着原生家庭时期的父母,不想与他们分离,不想和一个全新的,有可能开启人生全新篇章的人建立新的关系模式。被爱太可怕了,还是不被爱熟悉的多,不被照顾熟悉的多,不被回应熟悉的多。

       人没有吃不了的苦,但人真的有太多享不了的福。

       陌生的快乐会让我们害怕地想逃,这就是你那么爱他,给他空间,理解,包容,甚至他也承认你是他遇到的最好的爱人。但是他还是跟你作,不和你在一起,保持着距离,又不放过你,你找他,他就接着,你不理他,他又来勾引你,馋着你,诱惑着你的原因。他既不给你判死刑,又吊着你。

       很多人说这是他不够爱你。

       要时刻谨记,

       一旦你用简单的方式去认知/干预这个世界,那你不是在认知世界,而是在制造认知混乱,并制造生存灾难。

    要培养自己的第三种认知,关系里除了爱与不爱,还有很多种可能。

       我们换一种认知,这是他需要你,但又意识不到。像个孩子一样,我要是个“坏宝宝”,看我的“新妈妈”要不要爱这样的我,因为过去的“妈妈”,只要我不好就不要我了。

       人常常就是如此,被爱太可怕,被照顾太可怕,亲密太可怕,因为太想太想要了。不被爱,抛弃,讨好,才是我们熟悉的模式。爱、舒适真的不好受。无回应,才是我所经历的“人生常态”。然后说人生就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其实是跳不出旋涡,看不见更丰富广阔的世界。

       即使没人爱自己,自己也能好好地爱自己。

       我们经常在爱情里扮演受害者,好像对方不来爱你,你就没办法好好爱自己了。

       这像不像母婴关系的再次复制?

       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会死掉了。

       可现在的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你有能力好好爱自己了。

       他不爱你,你就讨厌自己。认为自己不好。

       这种认知,是可控的。

       因为,你可以找到自己的不好,改变自己的不好,进而“好了”对方就会爱我们了。这就是源自于我们长期生存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之中。而长期生活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之中,是会损害我们自己的身心和谐的。

       为什么被爱那么重要?不被爱就不行吗?

       不被爱这么难受是因为我们期待着爱能解决人生中的全部苦难,这是一种巨婴的认知。祈求爱解决一切问题,而不愿让自我强大起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方式去认知,去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

       要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才能爱自己,对自己负责,才能遇到爱。

       要成为自己的父母,用身边可用的一切资源来爱自己,没有资源时,也可以创造资源来好好照顾自己。要体验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感觉。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可以制造工具,成年人和孩子的区别在于可以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

       如果想要被爱,就选择自己是被爱的。去生活之中寻找被爱的“证据”。

       如果找不到,就自己去创造被爱的证据。然后,习惯自己是被爱的。

       是的,我们在活着,更要好好的活着。

       成为心理上的成年人,做自己的父母,去享受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强迫性的重复

      在爱情方面:“强迫性的重复”,是许多心理辅导者从事临床治疗时常见的一个现象。

      意指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特别容易与某一类型的人产生深刻而强烈的互动。换句话说,我们会特别被他们吸引,不由自主地与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中重要人物(例如父母)的心理特征。

      这些人在我们生命中出现时,就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快乐或痛苦的深度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小时候对自己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 ------黄维仁

                                      (百度百科)

    投射作用

      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百度百科)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

      又称统计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差别造成的统计推断方法。

     (百度百科)

    无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

      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

      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

    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

        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  

         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无意识起初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后来,它才逐渐吸引了心理学家尔后是神经生理学家的广泛兴趣。

                                      (百度百科)

    有条件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

      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他们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孩子。

      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会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的行为表现为条件的。

                                      (百度百科)

    万物皆备于

      出于《孟子·尽心上》。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译文】

      孟子说:“万物的本性我都具备了。向内探求到至诚境界,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百度百科)

    像极了我们的生活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被爱?是你自找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yx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