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文如其人。今天偶尔和友谈起她的一个非常有才学的本家,博学多产,所见所闻信手写来。不料友认同他的才学,对他却颇有微词。友是位憎恶分明的人,谈起他来却义愤填膺,说一下午也说不完。一件件一桩桩,听之真的让人吃惊。
看他的文章,细想起来,知识面涉猎广泛,写景写实居多,语调平和,还真看不出三观。
看来还真不能以文识人。
上网百度一篇,摘录如下。
文如其人的论调,从古至今被许多人提倡并认同,但也有学者对其持反对态度,认为文不一定似人。那么,到底怎样认识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呢?笔者从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和影响、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现、怎样确定是否文如其人、怎样看待文不似人这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和影响:
(一)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
文如其人是一个成语,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基本相似,即个人的文学作品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自古以来关于“文如其人”的论调,一直不绝。《尧书.尚典》就有“诗言志”之说,汉代的《毛诗序》也有“诗者,至之所之,在心为之,发言为诗。”的论述。汉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而最早明确提出“文如其人”这一论调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为其人。” 明代冯时可的《雨航杂录》从普遍意义上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观点:“九奏无细响,三江无浅源,以为文,其率尔哉?永叔慨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遒长,次公恬而文澄虚,介甫娇厉而简劲,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冯时可进一步指出了作品风格和作家性格相吻合的“文如其人”思想。
(二)文如其人观点的影响:
的确,就像孔子对《诗》三百的评论,《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儒家传统道德规范和“文如其人”创作理念对文学创作的要求,使得历代大多数文人在创作时会自觉地在作品中保持一种真诚,弘扬传统文化中崇德尚善、乐观进取等儒家思想,所以大部分文学作品,可以透过其内容和风格看到作者其人。这是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是:后代文人有时在创作中会有意通过作品内容来掩饰其人格。后人研究文学作品时,在“文如其人”基调的影响下,有时不深而究之,或尽看作家部分作品、或脱离一个人的经历和作为研究作品,产生文如其人的错觉。进一步说,就算这个人的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吻合度,也不能完全说文如其人,时代的局限,人性的复杂和人的多变等,让研究一个人的难度,远比研究其文字要难。
文如其人的论调,从古至今被许多人提倡并认同,但也有学者对其持反对态度,认为文不一定似人。那么,到底怎样认识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呢?笔者从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和影响、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现、怎样确定是否文如其人、怎样看待文不似人这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和影响:
(一)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
文如其人是一个成语,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基本相似,即个人的文学作品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自古以来关于“文如其人”的论调,一直不绝。《尧书.尚典》就有“诗言志”之说,汉代的《毛诗序》也有“诗者,至之所之,在心为之,发言为诗。”的论述。汉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而最早明确提出“文如其人”这一论调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为其人。” 明代冯时可的《雨航杂录》从普遍意义上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观点:“九奏无细响,三江无浅源,以为文,其率尔哉?永叔慨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遒长,次公恬而文澄虚,介甫娇厉而简劲,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冯时可进一步指出了作品风格和作家性格相吻合的“文如其人”思想。
(二)文如其人观点的影响:
的确,就像孔子对《诗》三百的评论,《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儒家传统道德规范和“文如其人”创作理念对文学创作的要求,使得历代大多数文人在创作时会自觉地在作品中保持一种真诚,弘扬传统文化中崇德尚善、乐观进取等儒家思想,所以大部分文学作品,可以透过其内容和风格看到作者其人。这是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是:后代文人有时在创作中会有意通过作品内容来掩饰其人格。后人研究文学作品时,在“文如其人”基调的影响下,有时不深而究之,或尽看作家部分作品、或脱离一个人的经历和作为研究作品,产生文如其人的错觉。进一步说,就算这个人的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吻合度,也不能完全说文如其人,时代的局限,人性的复杂和人的多变等,让研究一个人的难度,远比研究其作品要难。
也可能出现以人品论文品,忽视作品艺术成就的偏执。
二、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现:
(一)文如其人的表现:
基于中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文人其人”创作要求,大部分文学作品,是符合作者的人格和作为的。
比如屈原的《离骚》,就是屈原“独立不迁”人格美的体现。
《离骚》围绕着楚国的出路和自己的出路何在这两个重大问题来写,诗中许多地方表现了屈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楚国命运的担忧。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立不迁、正直无私的人格美和其为楚国奔走一生,最终被楚王遗弃不用后抱憾而死的人生经历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其文如其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人格上的魅力同样光辉,共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文如其人的一个有力表现。《祭侄文稿》是一篇刚烈悲愤、义正辞严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件名传千古的书法瑰宝。《祭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史之乱时不屈抗贼,为国捐躯的英烈事迹。季明就义后,颜真卿仅寻得其头颅归葬,他目睹侄儿罹难,心中悲愤泣血,情不自禁,将沉痛彻骨之情,一气呵成化成不朽之文。正所谓“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安史之乱”是对当时官员人品的最好检验。颜真卿一生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也能很好印证他的人格品质。他和兄长颜杲卿父子一样,在安史之乱和李希烈叛乱时忠心为国,坚贞不屈,宁可舍生取义,也不做媚颜奴骨之辈。真正做到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苏东坡作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家和人格魅力的代表,也是文如其人的代表。苏东坡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这位中华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人,一生却艰难坎坷,但让后人称赞的是,他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一种不计荣辱,旷达豪迈的人生修养和处事态度。不管走到哪里,总是用积极的精神状态,让自己活得洒脱,并为地方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功绩。东坡肉、东坡鱼和其它苏轼养生的轶事,也是他旷达乐观、进退自如人生观的表现。而他的人生观,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例如被贬黄州后面对举目无亲,远离京城的荒城黄州,他写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诗句;被贬惠州市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再贬到儋州时,他还能写出“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这样旷达无谓的诗句。
在大部分文人和作品中,我们透过其作品的思想内容,能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追求,这是中国文学一贯的要求和好的传统。但是,时代的变换,人性的复杂等各种原因,有时也会让作家在作品中不会自然表现出自己的人格追求,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二)文不似人的表现:
1、作品内容、风格不能代表其人格
这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改变两汉的“察举制”,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以后,文学创作有更明显的体现。
本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主要看三个方面:家世、道德、才能。所以,它有改变“察举制”选拔人才标准过于狭窄,人为因素过重弊端的进步之处,但“家世”这一前提条件,让“九品中正制”最终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士族豪门入仕垄断局面。后司马氏代魏建晋后,政治更加黑暗,文人才士在人格上的分裂更加明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家族势力和文采名望入仕做官的文人们,他们的人格和品德,并不能得到保证。
五、怎样看待“文不似人”
有些文学作品,的确是作者言为心声的结合,读之可获得作品艺术魅力和作者人格修养的双重滋润。而有些文学作品,其实就像钱钟书说的: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
事实上,完全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来判断作品背后作者的人格等,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就连首倡“文以明道”的韩愈,也有为了实现人生抱负不得不折节屈身、干谒权贵的文章。所以,作家有些时候的作品,或许只是作者的性情流露和某种需求下的产物,而不能代表作者的总体人格。
钱钟书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比如明末清初的钱谦益,作为一个起先反清,后不顾传统道德谴责迎娶柳如是,却在刚烈方面比不上这个弱女子,最后选择降清后又暗中反清的人,观其一生的经历,人格上可以说反复无常、懦弱可悲。但他身上,也仍有维护道义、眷恋故国的情怀。然而他与柳如是的爱情,却也算至真至纯,他为柳如是写的情诗,也情真意切,足见其当时性情。他还有很多诗作,表达出他对现实的关怀和对满清的不合作态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之复杂,因此很难从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全部作品看出作者的人格如何。再比如魏晋南北朝的写景诗,的确很有成就,读来赏心悦目,如甘泉流进脏腑。他们的作者,却不一定都是正人君子。但我们却没有理由怀疑这些优美诗作的作者,当时一定是虚情假意,因为在审美和创造美面前,没有人品好坏的区分。
还是阳关雪
203粉丝
关注
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还是阳关雪
2020-03-10文化爱好者,优质创作者
关注
文如其人的论调,从古至今被许多人提倡并认同,但也有学者对其持反对态度,认为文不一定似人。那么,到底怎样认识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呢?笔者从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和影响、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现、怎样确定是否文如其人、怎样看待文不似人这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和影响:
(一)文如其人观点的来源:
文如其人是一个成语,指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处事方式基本相似,即个人的文学作品必然反映作者的思想、立场、人生观和世界观等。 自古以来关于“文如其人”的论调,一直不绝。《尧书.尚典》就有“诗言志”之说,汉代的《毛诗序》也有“诗者,至之所之,在心为之,发言为诗。”的论述。汉扬雄认为:“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从诗文中可以看出人格的高下,这是最早的“文如其人”的思想。而最早明确提出“文如其人”这一论调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为其人。” 明代冯时可的《雨航杂录》从普遍意义上提出了文如其人的观点:“九奏无细响,三江无浅源,以为文,其率尔哉?永叔慨然而文温穆,子固介然而文典则,苏长公达而文遒长,次公恬而文澄虚,介甫娇厉而简劲,文如其人哉!人如其文哉!”冯时可进一步指出了作品风格和作家性格相吻合的“文如其人”思想。
(二)文如其人观点的影响:
的确,就像孔子对《诗》三百的评论,《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儒家传统道德规范和“文如其人”创作理念对文学创作的要求,使得历代大多数文人在创作时会自觉地在作品中保持一种真诚,弘扬传统文化中崇德尚善、乐观进取等儒家思想,所以大部分文学作品,可以透过其内容和风格看到作者其人。这是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是:后代文人有时在创作中会有意通过作品内容来掩饰其人格。后人研究文学作品时,在“文如其人”基调的影响下,有时不深而究之,或尽看作家部分作品、或脱离一个人的经历和作为研究作品,产生文如其人的错觉。进一步说,就算这个人的作品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吻合度,也不能完全说文如其人,时代的局限,人性的复杂和人的多变等,让研究一个人的难度,远比研究其作品要难。
也可能出现以人品论文品,忽视作品艺术成就的偏执。
二、文如其人和文不似人的表现:
(一)文如其人的表现:
基于中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文人其人”创作要求,大部分文学作品,是符合作者的人格和作为的。
比如屈原的《离骚》,就是屈原“独立不迁”人格美的体现。
《离骚》围绕着楚国的出路和自己的出路何在这两个重大问题来写,诗中许多地方表现了屈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楚国命运的担忧。如“……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作品中表现出的独立不迁、正直无私的人格美和其为楚国奔走一生,最终被楚王遗弃不用后抱憾而死的人生经历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其文如其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人格上的魅力同样光辉,共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文如其人的一个有力表现。《祭侄文稿》是一篇刚烈悲愤、义正辞严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件名传千古的书法瑰宝。《祭侄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史之乱时不屈抗贼,为国捐躯的英烈事迹。季明就义后,颜真卿仅寻得其头颅归葬,他目睹侄儿罹难,心中悲愤泣血,情不自禁,将沉痛彻骨之情,一气呵成化成不朽之文。正所谓“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安史之乱”是对当时官员人品的最好检验。颜真卿一生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也能很好印证他的人格品质。他和兄长颜杲卿父子一样,在安史之乱和李希烈叛乱时忠心为国,坚贞不屈,宁可舍生取义,也不做媚颜奴骨之辈。真正做到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
苏东坡作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家和人格魅力的代表,也是文如其人的代表。苏东坡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这位中华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巨人,一生却艰难坎坷,但让后人称赞的是,他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一种不计荣辱,旷达豪迈的人生修养和处事态度。不管走到哪里,总是用积极的精神状态,让自己活得洒脱,并为地方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功绩。东坡肉、东坡鱼和其它苏轼养生的轶事,也是他旷达乐观、进退自如人生观的表现。而他的人生观,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例如被贬黄州后面对举目无亲,远离京城的荒城黄州,他写下“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诗句;被贬惠州市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再贬到儋州时,他还能写出“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这样旷达无谓的诗句。
在大部分文人和作品中,我们透过其作品的思想内容,能看到作者的性格和追求,这是中国文学一贯的要求和好的传统。但是,时代的变换,人性的复杂等各种原因,有时也会让作家在作品中不会自然表现出自己的人格追求,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二)文不似人的表现:
1、作品内容、风格不能代表其人格
这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改变两汉的“察举制”,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以后,文学创作有更明显的体现。
本来,“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主要看三个方面:家世、道德、才能。所以,它有改变“察举制”选拔人才标准过于狭窄,人为因素过重弊端的进步之处,但“家世”这一前提条件,让“九品中正制”最终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士族豪门入仕垄断局面。后司马氏代魏建晋后,政治更加黑暗,文人才士在人格上的分裂更加明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家族势力和文采名望入仕做官的文人们,他们的人格和品德,并不能得到保证。
比如南北朝文学家沈约。作为南朝文坛领袖,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在诗词韵律等方面有重要贡献。沈约很有才华,诗文等非常出色。例如他的《伤刘沨》:
处和无近累。
天然有胜质。
萧瑟负高情。
耿介怀秋实。
义贵良为重。
兰摧非所恤。
一罢平生言。
宁知携手日。
如果单从这首诗内容来看,沈约赞赏刘沨的耿介和重义,并表达对刘沨的怀念,你或许会觉得沈约也是一个忠贞守义之人,但纵观沈约一生,可知并不如此。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南朝宋淮南太守。沈约少时聪慧,笃志好学,昼夜勤学不倦。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然沈约一生做的后人最不齿的事,就是协助梁武帝萧衍谋划夺南齐而篡位。萧衍成功后,任沈约为尚书仆射,受封建昌县侯,食邑一千卢,任常侍如故。又封沈约母亲谢氏为建昌国太夫人。可谓一人升天,鸡犬得道。沈约历任宋、齐、梁三朝官职,他自负才高,醉心于功名利禄,凭借时运,追逐权势,颇为清议所讥讽。到他担任宰相之后,却据高位而碌碌无为,唯唯诺诺以求保得荣华富贵。从他的一生,可见他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之人,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君子。因此王夫子在《 读通鉴论》中把他和华歆、贾充、刘穆之、谢晦、沈约、褚渊、崔季、舒胥等列为贪人乱臣一类。
所以他的人品和文学上的成就是不完全相称的,如果仅看他的部分作品,更难看出他的为人。
自隋以后朝廷用科举取士,为下层寒门士子进入统治阶级敞开了门路,这比起“九品中正制”,对国家人才队伍的新陈代谢和进一步强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封建社会,又是一种明显的进步。但科举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区分才学高下,却没法考察人品。初唐大诗人宋之问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宋之年轻时就有才名,五言诗几乎无人出其右。从《全唐诗》收录他比较多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在诗歌上的成就。比如看他的诗作《题张老松树》:
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从此诗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宋之问通过对松树笔直,少有枝杈的赞美,歌颂刚正不阿,凌霜傲雪的高贵人品。但事实上,宋之问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宋之问并没有显赫的家世,靠着自己的才学和努力在675年进士及第,从某种方面说,算得上一个励志人物。武则天当政后,宋之问靠着逢迎武则天和武则天身边的一群小人而得到赏识,从此春风得意。也正由此,唐中宗复位后被贬到泷州,但不久,他又不甘寂寞逃回了洛阳。除此之外,宋之问给武则天写艳诗求荣华富贵,因求外甥刘希夷诗《代悲白头翁》不得而杀害外甥,在洛阳将反武人士,好友张仲之告密而依附武三思这样的事,更让他为世人所鄙夷和不齿。
到了明清以后,随着科举制度采用八股文取士的普遍化,一些文人把读书当成入仕当官的敲门砖,而不再重视道德修为的现象更加普遍。所以他们在考取功名后或阿谀奉承、或碌碌无为以保平安、富贵者比比皆是。当然,这与当时君主专制的加强对文人独立人格的压制也有很大关联。
2、作家部分作品的风格不代表作家作品整体风格等
比如盛唐著名诗人王维,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其晚年半官半隐时写的山水田园诗上,但他的《使至塞上》,却完全是另一种气象和格调。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此诗境界混大,气象开阔,颇有慷慨悲壮和豁达豪迈之气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当我们将之与他创作更多的山水田园诗作禅意悠远、恬淡宁静的特点相比较,很难相信这也出自王维之手。
再如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其词情怀的雄豪激烈,意象的雄奇飞动,境界的雄伟壮阔,语言的雄健刚劲,构成了稼轩词独特的艺术色彩和主导风格。但就是这样一位“沙场秋点兵”的英雄词人,却也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描写田园生活的恬静优美的词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有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表达出一种亲切自然的情趣,情景交融,清新流畅,反映出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是稼轩“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
事实上,我们受“文如其人”观念的影响,可能固执地认为:爱国英雄,其作品也一定英气充溢;柔弱女子,其作品也一定温柔绵丽,但许多时候,文人们的部分作品,不但不能代表他们作品的整体风格,而且从作品中,也看不出其身份。再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多数诗词,以表现爱情生活和自然山水为主,风格上婉约柔美。但这首诗却气魄宏达,风骨浩然,英雄豪情,力透纸背。难以相信出自婉约派女词人之手。
四、怎样确定是否“文如其人”
当然,虽然“文如其人”的观点并不是绝对的,但通过作品看作者,也不是无迹可寻。
(一)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确定是否文如其人
很少有作者的作品完全与时代没有任何关系。作家的创作,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间反映这个时代的风貌,同时,作家的人生经历,也是看其作品能否代表人品的一个重要参照。比如魏晋南北朝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得正直、有个性的文人在政治上往往难有大的作为,因此远离官场、寄情山水者众多,所以此时代的山水田园诗取得很高的成就。比如大诗人陶渊明,我们结合其少年时成长经历,成年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后隐居的经历,就不难理解陶渊明选择隐居的原因。再看其诗作总体上恬淡自然、高远脱俗的艺术风格,将之和其人格上正直无畏、坦荡率真、超然物外等特点对比,就发现陶渊明的确是文如其人的一个代表。
(二)从作品纵向出发,全面确定是否文如其人
作家一时、一地的作品,并不能很好反映出作者整体作品风貌,更看不出作者的人格操守,但若从纵向出发,细细考究他的全部作品,多数时候还是能概括作品整体的特点,并从其特点看出其人格追求。
比如盛唐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虽然也有《江畔独步寻花》一类轻松活波,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但杜甫成就更高、影响更大的诗,其实是描写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现实的诗歌,从这些诗歌,我们最终确定杜诗“沉郁顿挫”的总体风格和杜甫忧国忧民的圣人形象。
再比如纵然旷达如苏轼,也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样孤寂忧愤风格的词,如果我们联系他刚出“乌台诗案”中解脱出来的现实,就不难理解他的心情。若看苏轼的全部作品,就不会因为这一首词,确定他作品总体的风格,更不会以此否定苏轼“正直坦率、旷达乐观”的性格。
所以,从全部作品看杜甫和苏轼,仍然是文如其人的代表。
五、怎样看待“文不似人”
有些文学作品,的确是作者言为心声的结合,读之可获得作品艺术魅力和作者人格修养的双重滋润。而有些文学作品,其实就像钱钟书说的:人格与文格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观人,因为文也可以饰伪,生活中既有言行一致、文如其人的现象,也有言不符行、文不符人的情况。
事实上,完全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来判断作品背后作者的人格等,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就连首倡“文以明道”的韩愈,也有为了实现人生抱负不得不折节屈身、干谒权贵的文章。所以,作家有些时候的作品,或许只是作者的性情流露和某种需求下的产物,而不能代表作者的总体人格。
钱钟书认为,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指“所言之物”,而是指的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并非有意为之,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其人的创作个性和风度。
比如明末清初的钱谦益,作为一个起先反清,后不顾传统道德谴责迎娶柳如是,却在刚烈方面比不上这个弱女子,最后选择降清后又暗中反清的人,观其一生的经历,人格上可以说反复无常、懦弱可悲。但他身上,也仍有维护道义、眷恋故国的情怀。然而他与柳如是的爱情,却也算至真至纯,他为柳如是写的情诗,也情真意切,足见其当时性情。他还有很多诗作,表达出他对现实的关怀和对满清的不合作态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之复杂,因此很难从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全部作品看出作者的人格如何。再比如魏晋南北朝的写景诗,的确很有成就,读来赏心悦目,如甘泉流进脏腑。他们的作者,却不一定都是正人君子。但我们却没有理由怀疑这些优美诗作的作者,当时一定是虚情假意,因为在审美和创造美面前,没有人品好坏的区分。
周作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其散文平和冲淡,颇有生活气息和个人真切性情的流露。其文中对是非曲直、真假善恶、美丑等,有明确的观点,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大家之作。从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周作人性格“本相”的自然流露,却难以看出其人格。因为当我们联系其曾依附汪伪政权的经历,或许我们在道义上又对他鄙视。
因此,有些文学作品,不一定非要从是否“文如其人”来评判其高低。虽然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作者人格等,但若卸去文学作品身上沉重的“道义”负担后,走近它,就是在审美中给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精神的洗礼,或者心灵的休憩。正像钱钟书先生说的:“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只蛋的鸡呢?”那么,我们在看文学作品时,有时也不需要一定在乎生这个蛋的鸡是怎样一只鸡。因为当你知道鸡不好时,有时便觉得鸡蛋便也食之无味,或许弃而远之了。
总结:若我们必须要透彻研究作品和作者是否文如其人,或者更详细地研究作品的更多价值时,恐怕除了研究作品本身,还要从作者当世的所作所为,后世对他的评价等更广阔的渠道入手,才能更为客观。而遇到文不似人的情况,我们有时没必要一定用文如其人的观点来评判,尤其在我们主要关注作品而不是作者的时候。
但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希望看到给我们以精神洗礼和美的熏陶的作者,是一个个人格上干净、健硕的人,这既是我们对“文如其人”如此感兴趣的原因,也是发扬我们“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的责任使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