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选自《学文》一卷一期《你是人间的四月天》(1934年4月5日)。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
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是绝对可能的。
……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象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
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山中一个夏夜》创作于1931年。
……
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
两人各认取个生活的模样。
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飘,
细弱的桅杆常在风涛里摇。
《那一晚》原载1931年4月,《诗刊》第二期。
林徽因对一段隐秘情感的真实、细腻的回溯,表现出卷入了另一组家庭旋涡的情感。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
林徽因1931年9月作的一首诗《深夜里听到乐声》,选自《新月诗选》,属于现代诗。
诗以真挚、细密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一种难以言状的爱的隐痛。男子的相思,女子的惆怅跃然纸上。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不怕它只是我个人的莲灯,
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
此诗《莲灯》写于1932年,发表于翌年3月的《新月》杂志第4卷第6期上。
原稿创作时间注为“写于二十一年七月半”,也就是1932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七月半”即民间的鬼节,应是为徐志摩而作。
1931年的秋天,徐志摩飞机失事而亡,林徽因此时作此诗,可说是一首召唤亡魂以及超度亡魂的悼亡诗。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

《八月的忧愁》被认为是优美的田园诗,发表于1936年,构思应当更早。
在平静的叙述中,表达了抒情主体对命运、生活的思考和难以言说的幽怨。
……
四面里的辽阔,如同梦
荡漾着中心彷徨的过往
不着痕迹,谁都
认识那图画,
沉在水底记忆的倒影!
《记忆》,发表于1936年2月。
网上有人说,很多人是因为那场轰轰烈烈的浪漫感情认识这个女子,而后发现她的才华,喜欢她灵动的文字,精灵般触碰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