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启动过程,启动先要加载init进程(即1号进程),然后是按运行级别去执行相关脚本和配置。相关的脚本和配置就放在init.d目录里。接下来就先从init.d目录开始。
一、 关于/etc/init.d
init.d目录包含许多系统各种服务的启动和停止脚本。当你查看/etc目录时,你会发现许多rc#.d 形式存在的目录(这里#代表一个指定的初始化级别,范围是0~6/S)。在这些目录之下,包含了许多对进程进行控制的脚本。这些脚本要么以"K"开头,要么以"S"开头。以K开头的脚本运行在以S开头的脚本之前。这些脚本放置的地方,将决定这些脚本什么时候开始运行。在这些目录之间,系统服务一起合作,就像运行状况良好的机器一样。然而,有时候你希望能在不使用kill 或killall 命令的情况下,能干净的启动或杀死一个进程。这就是/etc/init.d能够派上用场的地方了!
对于Fedora系统,init.d目录放于:/etc/rc.d/init.d。实际上无论init.d放在什么地方,它都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使用init.d目录下的脚本,都将被作为一个命令运行,该命令的结构大致如下所示:
/etc/init.d/command 选项
comand是实际运行的命令,选项可以有如下几种:
- start
- stop
- reload
- restart
- force-reload
大多数的情况下,你会使用start,stop,restart选项。例如,如果你想关闭网络,你可以使用如下形式的命令:
/etc/init.d/networking stop
又比如,你改变了网络设置,并且需要重启网络。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二、关于/etc/rc.local
rc.local是在系统初始化级别脚本运行之后再执行的,因此可以安全地在里面添加你想在系统启动之后执行的脚本。/etc/rc.local 是写到/etc/init.d/S99连接过去的
三、关于/etc/profile
/etc/profile文件只在登陆用户后,才会执行。并且每个用户登陆,都会进行一次。因此,可在这里设置一些用户日常操作所需的环境变量,就省得每次开机登陆都需要设置了。那么对于想开机自启动的任务就不要放这边了,因为用户一旦没登陆,任务也就不会自动启动了。
开机自启动脚本示例
(看一下inittab里initlevel设定后最先跑的是什么脚本)
在了解文件系统的大概启动配置流程后,现在想为定制的arm-linux系统添加开机自启动任务。
1.在/etc/rc.local中添加
$ vim /etc/rc.local
#!/bin/sh
#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home/root/test.sh
保存并退出;
再重启动测试下,则在其它的程序都启动完成后,将启动脚本;
2.在init.d中添加
1.创建脚本
$ sudo touch /etc/init.d/test.sh
$ sudo chmod x /etc/init.d/test.sh
- 创建符号连接:
$ cd /etc
下面有这么几个目录值得注意:
rcS.d rc0.d rc1.d ... rc6.d ,
(0,1... 6 代表启动级别 0代表停止,1代表单用户模式,2-5代表多用户模式,6代表重启)
这里,我们将脚本链接放到 rcS.d,然后修改文件名,给它一个启动序号,
如:
S66test.sh
ln -s /etc/init.d/test.sh S66test.sh
到这里自启动脚本制作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测试下设置是否有效。
还有种更优雅的方式,将启动脚本放到相应的启动级别下面:
具体作法:
step1: 先把 test.sh 放到 /etc/init.d目录下
step2: 查看当前系统的启动级别
sudo runlevel
N 5
step3: 设定启动级别
$ update-rc.d test.sh start 66 2 .
66 为启动序号,
2是系统的运行级别,可自己调整,
注意不要忘了结尾的句点。
现在我们到 /etc/rc2.d 下,就多了一个 S66test.sh 这样的符号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