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认知重建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73天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73天

作者: 宁静致远_a3ea | 来源:发表于2022-01-05 13:29 被阅读0次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学习《传习录》第五十三【黄修易(字勉叔)录】,今天学习三小节。

    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

    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念既去,又要存个善念,即是日光之中添燃一灯。”

    黄勉叔问先生:“当我心中没有恶念时,感觉内心空荡荡的,不知此时是否还需存善念?”

    先生回答:“既然已经去除恶念,剩下的都是善念。比如阳光虽然会被乌云遮挡,一旦乌云散去,阳光便会自然呈现(巧的是我昨天也提到过这件事)。如果恶念已去除,此时还要存一个善念,相当于在阳光下点一盏灯,实属无必要。”我们本来就是有一颗至善之心,之所以不能止于至善,就是因为有私欲。把私欲、灰尘擦拭掉,至善之心便会自动呈现出来。无需在恶的另一面再“立”一个善,只需在去私欲、存天理上下功夫便可。

    第二小节,有人问先生,近来用功时,的确能够感觉到没有妄念滋生,但是还感觉黑漆漆一片,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心光明。此时便又去到了“执着”和“有所求”上,还不是真正的立志下功夫,然后开花结果,自然纯正的那颗心。

    先生说:“我们刚开始用功时,不可能那么快的达到心中完全光明。例如,奔腾的浑水倒入缸中,刚倒进去时水虽然平静,但依然是浑浊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杂质、灰尘自然沉淀下来,回复水的清澈。

    现在在良知上用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养,心中的黑暗会自动去除,光明自然呈现。如果急于求成,便是拔苗助长,不是我们真正的功夫,便是私心,而不是真正的‘道’心。”

    我们是在私心上求,还是在道心上修?如同种树只管培雍灌溉,开花结果自然到来。反之则是有所求之心,当私心滋生,便不会光明。

    第三小节,先生说:“我教大家致良知是在心上格物用功,这是有‘根’的学问。在根上用功,便会一天天长劲,时间久了,感受到内心的清纯明澈,对事物观察清晰透彻。”

    世俗学者大部分教人在事事物物上寻求天理,是没有根的学问。修习这样的学问少年时精力充沛,在表面上有所收获;到了年迈时便最终不会有结果。如果在文词文义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根上下功夫,不去格心中的物,就如同把无根之树移栽到水边,开始也会显得很鲜活,但是终究会枯萎而死。

    所以致良知是在心念上割除私欲,如何动心,心一动,是去往私心处,还是在“道”上下功夫,天理、良知在启动,还是所求之心有所动。因上不同的努力,果上所达亦不同。

    今天一堂课下来,让我懂得涤除私欲之心不能拔苗助长,殊不知,在无数个迷茫的时刻,我的心一次次陷入私欲的漩涡。虽然时刻提醒自己,诚于己,无所求,但真正心上的功夫还是不能即刻到达。所以,安抚随时“蠢蠢欲动”的心,是我要下功夫的地方。

    读家书,听点评责善分享感悟

    读李会家书,我被她发自内心的声音所感动,无论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是一位母亲,这封家书是对千千万万家长的呼吁,同时也表达了对孩子的心声。

    我也曾经打卡《父母规》100多天,每一条都谨记在心。“无条件的爱”这句话时常浮现在脑海,对孩子,我真正做到无条件的爱了吗?多少次以爱的名义“道德绑架”了孩子的思想,束缚了孩子自由发展的天性。从此之后,我感恩孩子给了我做母亲的机会和权利,我要好好爱,用心爱。爱孩子,爱另一半,爱长辈。

    听周瑞芹老师点评责善。老师带领我们重温昨天的课程,温故而知新,这种能量不容小觑。优秀功课中溧惠老师讲到孩子裤角因头天晚上洗脚时打湿,老师主动向孩子道歉,孩子也向妈妈道歉,这是多么温馨的场面。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为孩子树立榜样的形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73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gh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