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看一档综艺节目的时候,看到Papi酱的“人生重要程度排序”:自己 > 伴侣 > 孩子 > 父母。
我能说我很赞同吗?
我一直给我的亲戚朋友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自己过的好了,你的家人是不是也就好了呢?
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最长,伴侣、孩子、父母,都是只能一起走一段路。
很多人会说,这样太自私了。
我觉得这样子才是活明白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让自己活的开心快乐幸福,活的有尊严,难道不是你的家人想要看到的结局吗?
不管生活、社交、恋爱、婚嫁……其实都是这样。
记得有次从火车站回家,做的拼车,每个司机都知道,坐拼车就是想要你给送到目的地,不都走路。
我开始做了一辆车,结果司机没有拼够人数不走了,就让我做另外一辆车。
我上车之后,那位司机问我去哪里,我回答了。他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会,他就各种说不该拉我,方向不对,太远了。
可是半个小时的路程,直到快到目的地了,他还在说我。
然后他就说“我就送你到这个路口吧!我赶时间。”我说“我的目的地不是这里,你送我到地方。”
他就说“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这么难说话。”我说“你做的就是这样子的生意,你还要怪顾客难说话。你可以不拉我。我也没有逼你呀!”
后来我也不想多说什么。我坚持下,他送我到目的地。
有人或许说,没必要计较。
我也有生气的成分。因为他不停的抱怨我。
可是,我只想行使我的权利。
1.
“你是女孩,要懂事一点。”
这句话很多女孩子都不陌生。
女孩子好像天生就代表着:乖巧,懂事,善解人意……
好像只有这样子才能被喜欢,被爱。
但现实呢?
“乖女孩”的成长,常常是通过“打碎了牙往肚里咽”:
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从不主动开口要;
和朋友出去玩,吃住都充分尊重朋友意见,生怕别人不开心;
被欺负了,只能忍着委屈,一句话不说。
“懂事”和“好惹”划上了等号,“乖女孩”变成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人间失格》里,太宰治有句话十分精准:
“只要被人批评,我就觉得对方说得一点都没错,是我自己想法有误。”
习惯察言观色,习惯逆来顺受,习惯将自己的喜好藏起来,迎合别人的需求。
于是,吃的亏也是各种各样。
记得有次我去香港玩,朋友让帮她带一部手机。价格是4000多有几十块钱的零头。
我回来之后就给她送过去了。
她后来给了我4000块。我没多想,想着她估计没零钱。
后来她再也没有给我说过这件事情。
我很是郁闷,我不是在意几十块钱。我只是觉得好像抹零头这件事情,应该是我该做的吧!
我不知道她的想法。
但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帮她带过什么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懂“帮忙是情分,不帮才是本分”这个道理。
2.“我脾气不好”
这是我所有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我的评价。
因为我不会让自己受太多的委屈。
攻击性,往往和“戾气”、“任性”、“不懂事”划等号。
我领导甚至说我没有素质。
我觉得素质不是这么定义的。
别人在你头上拉屎拉尿了。你还要继续的微笑面对。呵呵,我做不到。
记得有次正在手术呢,当时和我配合的同事根本没有给我说需要添加东西。主刀医生就抱怨了。
我就开玩笑说,刚刚好可以考验一下你的技术呀!加油!
她不开心了,各种不好听的话就说我。
我就说,你不要这样子说我。我们是平等的。
她后来还要打我,我就没让步,撂了句狠话。
同事们都劝我不要和她计较。
事后我自己也反省。可是,我真的没有后悔这次争吵。
至少,她不会再不尊重我了。
我在体制内工作,听的最多的就是,年轻人呀,多做事,少说话,要听领导的话。
是的,这样子的传统扼杀了多少年轻有抱负的人。
我刚刚毕业的时候,想着怎么让自己带的科室变的越来越好。就跑去给领导提建议。
结果,杯具了,被各种打压。
我不会巴结领导。但是我学会了浑水摸鱼。
我现在只能这么应对各种人。
这就是某种潜规则吧!
但是这样子,我真的不开心。
对我的工作没有热情,对我的患者没有关爱,对我的同事没有亲情。
难道这就是好脾气的好处吗?
3,我想活的自私一点
我觉得自私的人,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这种人往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之前网上流行一个句话,说为什么乖女孩成为了“渣男”收割机了?
我来回答一下吧!
他对你发脾气,忍。
他玩游戏忽略你,忍。
他打骂你,忍。
所有的一切,你都可以忍。因为不能让他觉得你不体贴,不体谅他。
为什么?同样都是人,都是平等的关系。
你想做的尽善尽美,想让家长们对你啧啧称赞,想让朋友们觉得他娶了个好老婆。
结果,自己却慢慢的陷入了无底的深渊,无法自拔!甚至不想自拔。
有句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自私一点吧!
不要觉得害怕孩子受委屈,而不选择离婚。
不要觉得怕爸妈担心,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不要怕别人说你不懂事,而委屈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
难道你的生来是为别人而活的吗?
每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
每个生命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