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百年孤独》
这段话是我提议写一篇关于孤独的文章的契机。
但我对孤独的情感是很复杂的,所以想来想去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总觉得无法完整表达,所以一拖再拖。清明节刚过,看到了佳龙写的关于孤独的文章,我只好强迫自己赶紧写出来。于是看完他的文章后,我就在回学校的大巴上开始写这篇文章。
我先去百度百科看了看,对于孤独的解释很有意思: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
中国有个词,叫做“鳏寡孤独”。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这个词用来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氏族公社时期开始,人类就是群居动物。那时候的人类为了保护自己,为了繁衍生息,选择了群居、分工,得以长久生存。
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类没有为了生存而群居的必要了。于是,钢铁丛林里的人开始更多地开始追求心灵上的聚集。要注意区分的就是,当一个人被集体所排斥,这不是孤独,而是孤单。没有找到的心灵居所的,会选择独自徘徊。这是孤独。
孤单是客观的,是一种状态。
孤独是主观的,是一种心理感受。
孤单的人不一定孤独,孤独的人不一定孤单。
说到底,孤独这种状态,是自我选择的。不是被动接受的。这也是孤单与孤独的不同。
周国平在《风中的纸屑》里有一章写到——
“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孤独。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们往往将它们混淆,甚至以无聊冒充孤独……‘我孤独了。’啊,你配吗?”
同样是周国平。他说人有两种孤独。
“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前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上帝和神圣的爱,或者遁入空门。后一种孤独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间的爱,或者陷入自恋。
一切人间的爱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独。然而,谁若怀着形而上的孤独,人间的爱在他眼里就有了一种形而上的深度。当他爱一个人时,他心中会充满佛一样的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就是这段话,让高中时期的我看到时就心潮澎湃,有了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我无法总结的、难以言语的感觉,被周先生完完全全地表述出来了。我当即毫不犹豫地,一笔一划地把《爱与孤独》全文认认真真誊写在了笔记本上。
说起我的年少时,我常常觉得自己因为读的书超越了我的年纪,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或者说,我以一种自我感觉凌驾他人的目光审视一切。但也是因为阅读,我得以纠正我错误的观念。我还是读书太少了。
当你不被理解的时候,当你的阐述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时候,当你感觉万物生长皆与你无关的时候,你会感到孤独。但这正是形而下的孤独。要知道,一个内心充沛、富有情感的人,从不会因独处而迷惘,也不会因无所事事而感到与他人的距离。
世界上没有相通的两个个体,要正视的一点就是,没有谁能够完完全全地了解你。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跳开人类的尺度,以宇宙来衡量,每个星球,每个星系,都是孤独的。而我们眼前的小小落寞情绪,在亿万光年的距离面前都不值一提。
从时间上来说,也是同样的光景。人类才出现了多少年?500-700万年前。地球的年龄大概是46亿。当你画出一条历史的线,你会发现在这条线上,你和千千万万个人也只能浓缩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点。
多么拥挤的一个点,轻描淡写地就道尽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有时会陷入悲观主义。这种感觉如同自己是蜉蝣,是夏虫,只活在朝夕之间、春秋之间。但是这只是一种作为旁观者的视角,而我们活在当下的意思,就是我们是参与者——历史的参与者。
作为参与者的不同,就是你知道你能写下这段历史,不管你的影响力是大还是小,你的存在必然会给其他人带来改变。往小了说,人际交往、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你在消费的同时贡献生产力,社会就是这么运转的。往大了说,有些人创造价值,推动历史的齿轮,凭一己之力改变一个时代。
这时候,你不会觉得孤独。你知道你的人生轨迹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再说陪伴。
人的一生短暂,有人因为无人陪伴而郁郁寡欢,空间上的距离离散了两颗心的距离。这个用空间和时间的尺度变换很容易就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相隔再远,隔着千山万水,也远不过地球与月亮的距离,更何况现代科技能轻松地将人与人联系在一起,咫尺之遥。跨越空间,轻而易举。
《生命的清单》里有这么一段话: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 把你忘记,于是, 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我从中看到的是,只要还有人记得,一个人就还没有真真正正地死去。比如阅读,当你不再简简单单地将阅读作为单方面的思想灌输而是一场对话的话,你将会与万千的作者发生灵魂的碰撞,与大师面对面地交流。比如录像,让亲人能看到生前的人,想起过去或欢乐或悲伤的时光,这份作为回忆的陪伴,使得被陪伴的人不再孤独。
那么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去世的人也并不孤独。他们还活在世界上。
最后来说生命。
我很喜欢拟人这个说法。因为在我看来,世间无不是生命。
这也是我有时看不起有些素食理由的原因——当他们认为吃荤是在残害生命时,为何就不觉得植物也是生命?更何况一山一石,一水一土!用中国的老话说,万物有灵,当你用拟人的眼光看待世界,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一切都能够寄托情感。正如有些人喜爱一个物件一样,纵使无法有言语上的回应,也能够感觉对方如同一个朋友一样,能给你安抚与慰藉。
这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孤独了——你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如此地贴近,如此的亲密。
世间熙熙攘攘,无人不孤独,又无人孤独。
后记:不太愿意排版或者加插图,就如此大段大段地写出来发出来了,因为确实是在这期间一气呵成,不想中断自己的思绪。待有空排版修改重新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