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看到的别人,常常是自己灵魂的映像
文 | 衿语
从小到大,也许你也和我一样,看过的散文大多是浸润着真善美,抒情着岁月静好,煲煮着心灵鸡汤的暖心美文。
然而,周晓枫却用她犀利而冷酷、残忍且决绝的文字,直抵人心,直面世相,粗暴却不简单地赋予散文一种惨烈的冷峻之美。
她形容自己的散文是“寄居蟹式的存在”,将小说的成分揉进里面,让散文不仅散发抒情的气息,还可以用叙事的牙把整个故事嚼碎了吃进肚子里。
“我不怕把挣扎、犹豫和混乱带到写作过程之中。对我来说,散文不是结论性的审判,而是一种关于自由的表述,带着我的主观与自相矛盾,带着情绪的倾诉与对结果的好奇,甚至天然密布自觉与不自觉的谎言。”
《有如候鸟》是周晓枫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与她的《巨鲸歌唱》、《幻兽之吻》并称为“它们”三部曲,寄寓“禽兽”的视角,带着她显著的个人风格,强势吸引并征服了我。
《有如候鸟》周晓枫/著 中信出版社书中共收录了她十篇散文,内容涉及家庭暴力、阿尔茨海默症、人性善恶、城市生存法则、迁徙与故乡、甚至性侵等诸多敏感社会话题。
单纯审视这几个话题,就不免让人心头发紧,因其本身自带的负面和晦暗,是现代社会人人自危且深感沉重的来源。
而作者却能用她诡谲冷艳的文字,形散神聚的行文,将它们晾晒在灼灼烈日底下,纵横剖析深刻解构,带领我们进入哲学的思考与叩问,让人叹为观止。
01 布偶猫/畸恋中的逻辑
布偶猫,友善、服从,不喜欢挑衅和威胁。
书中的第一篇散文,以这样一个人畜无害的生命,带着乖顺和隐约透出的楚楚可怜,拉开序幕……
然而,随着作者笔锋一转,我们看到的是和布偶猫有着同样耐痛美德,却被男友暴力致伤,仍咬紧牙关不吭一声的猫主人小怜。
施暴男友来自婚姻畸形的原生家庭,继承了父亲用暴力解决冲突的恶习。在亲密关系中,强烈的占有欲、不安感、冲动以及低自尊,化作落在对方身上冰雹般锥痛的拳头;
受害女友在恐惧、同情、自我麻醉、示弱忍耐混合胶着的泥沼中无力抽身,甚至沉湎缱绻,以一种殉道的残忍美学自我催眠。
“味蕾之上,到底是刀头之蜜还是凶器之腥?”
当作者把这一常人难以理解,而在当事人之间却显出和谐的残酷关系,赤裸裸呈现的时候,我第一次看一篇散文看到全身颤抖!
然而,当我们回头看看周围,不难发现类似的家庭和婚恋暴力屡见不鲜,无关年代无关年龄,只关乎施受双方。以爱之名,当真不是块遮羞布吗?
作者在文中揭示了这种暴力中的寄生关系:
“在私人情感领域,忍受礼貌比忍受粗暴有时更难,粗暴至少说明两者之间特殊的亲近;而礼貌,甚至是以并不婉曲的方式告知,这是仅限于皮毛意义的泛泛之交。
暴力逾越常人之间的秋毫无犯:激进的特权,夸张的表态。失控的情绪和肢体配合在一起,很像强烈到失控的爱欲。”
或许正是这一逻辑,让受害者小怜甚至固执地认为,男友的粗暴是一种另类的爱与激情,她因此感受到自己被需要和关系存在中的价值感!
这种耐受型人格,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阴影,也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性的麻木。
以给予的方式剥夺对方,就像鸟想把天空交给尾鳍,鱼想把海洋交给翅膀,最终死于彼此的慷慨。
当你以旁观者的视角看待这样的关系时,是否这份刺痛能让人清醒一点?
02 初洗如婴/当记忆开始背叛
作为一个生育了两胎的奔四女性,人们常说的“一孕傻三年”在我身上是否隐约产生过反应,我不置可否。
但记忆力和专注力的微妙衰退,却总能让人在某一时刻无法回避和否认。这种记忆的生理性退化,尚在人们可理解可接受的范畴。
然而,当某一天记忆开始任性地背叛我们,你将如何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
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现代社会,阿尔茨海默症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并且呈现日趋年轻化的态势。而与此如影随形的是抑郁,所以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生理心理交织在一起的疾病。
记得去年看过一部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当一个老人在时间里迷失了自己,失去方向感和安全感的时候,内心最原始脱离母胎的恐惧感被激发。
他越是基于尊严和羞耻感极力证明和反击,都只是在掩饰内心的脆弱和无助。最后,他成了一个失去保护的幼小孩童,拼命想要找到那个离弃自己的母亲,只想要母亲温暖的怀抱,安抚这颗迷失的受伤的心灵。
正如香港作家西西笔下的“白发阿娥”将人的老化过程比作生命的后退,七十岁相当于退回到十七岁,一直退一直退,退到如婴孩般穿尿包吃麦糊,退到最后终究成为一撮灰尘……
本书作者在《初洗如婴》这一篇中,正是探讨了有关遗忘和阿尔茨海默症的话题。
或许有时候,遗忘带来打击,也象征安慰。记忆的砂纸打磨,多少铭心刻骨的爱恨都变得粗糙而模糊。这是一种乐观的心理,但并非谁都能自我安慰。
“鲜衣怒马的少年,能够匹配驰骋的未来;对一个年迈者来说,世界充满频繁的敌意。”
2012年9月,大卫·希尔菲克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位退休医生兼作家开始记录患病后发生的一切。
尽管他无法确定自己还能活多久,但谈吐依然迷人的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我活在未来,这是痛苦的疾病;但如果我活在当下,却不是。”
是否每个人都能做到在失去“自我”后,开始享受生活?这或许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回味。
03 恶念丛生/善恶一念间
东野圭吾的《恶意》是一部让人脊背发凉的作品,里面有句话说:
“让他害怕的不是暴力本身,而是讨厌他的人们身上散发的负能量。这个世界上竟然存在着如此深的恶意,他至今都不敢想象。”
一个人究竟能发展成怎样,始终取决于自身。面对恶意,你选择消极地反咬,还是积极地自强,《恶意》在扑朔迷离的最终给我们呈现了直观的答案。
现实社会中的绝大多数坏人,从来不认定自己是坏人。才会有那么多恶魔即使是双手沾满罪恶的腥红,仍坚持自己的无辜和可怜。
比如溺死自己新生儿的未成年少女小鸦片,在法庭上毫无罪恶感的坦荡和笑颜如花的脸上依然纯净的眼眸;
比如杭州杀妻案的恶魔许国利和北大弑母案的吴谢宇,在昭然若揭的逆天罪行前仍一次次的上诉……
周晓枫在本书的《恶念丛生》一篇中写下如下一段引人深思的话:
“所谓善恶,潜在的,是一种对他人道德行为判断;我们给予自身天然的道德豁免,每个人都以为自己身怀美好的素质,站在轴心,站在无可辩驳的正义地带。
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并由此自信执握真理。每个人看到最远的地方是自己的边界,超出的部分是看不到的——局限之外,是我们的盲区。”
在如今利益就是正义,自私就是道德的环境里,并非只有毫无自律者才会作恶,每个人出于安全的考虑,都难免心怀恶因。
善,日渐成为弱势的代名词,以至于被恶所攻陷,激发出自身的变节与背叛形成直接的恶,就像《恶意》所要告诉我们的一样。
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纵容恶的泛滥和侵蚀,作者在本篇最后一句话意味深远:
“潮汐后退,不是为谁忍让;果实丰盛,也不是为谁慷慨。”
面对现实,认清真相,是否仍然行走于光明之中,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内心的声音。
尾声——
周晓枫的散文,正是通过这样让人不适且战栗的感官体验,给人以深思和警醒。和风细雨不足以令人彻悟,狂风骤雨才能浇醒沉睡的灵魂。
“唯有诚实运笔,表现自身的混沌,我们才能把脆弱转换成直面真相的果敢;也唯有完成这个阶段,我们所追求和达至的温暖,才具有真正的不毁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