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的选书锦囊
这是麦子的第79篇原创文章
(全文180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上周放出了2016年我的阅读清单,93本书和86本杂志,朋友圈出现了出现了比较难得的大批量点赞行为,看得出我的好多朋友都是爱阅读的好孩纸,并且有一些朋友提出了一些问题,我收集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并且结合自己阅读习惯的养成和改变专门进行今天这一篇分享!
首先还是要强调之前提出的那个概念——机会成本(可以结合上一篇专门讲这个的理解),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选择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相应放弃的,就是另外一本书或者相应的做另外的事件的时间,那你选择的这本书是否值得,就是一个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了,毕竟我们的时间精力那么宝贵。
那么阅读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十分重要,应该在阅读之前就想清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
1.习得技能和知识;
2.开阔眼界和思维方式;
3.获得精神愉悦和休闲放松。
明确了以上问题的答案以后,我们便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思考, 什么是好书,如何定义好书以及如何选择好书?就目前麦子的理解水平来看,好书是那种要么让你醍醐灌顶,要么让你豁然开朗,要么让你眉头紧锁,要么让你神采飞扬的书。以上是比较文艺的表达啦,不过好书带给你的情绪触动是非常明显的,阅读完后那种心满意足感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好书。那么从理性客观的层面如何在阅读之前就确定这是一本好书呢?这是绝大多数朋友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会在以下提问以及回答中回答这个问题,这样你能看到我的整个思维的过程然后自己得出答案。
如何选书是一种能力
很多我们刚开始阅读的朋友会有这样常见问题,请某某人给推荐一个什么书单,或者是网络上找到的什么什么必读多少本书之类的书单,随随便便就是50,100的大书单,这个行为模式一开始对的,从你信任的或者你了解的人那里获得阅读渠道,确实是一个省时省力的过程,因为至少有人帮你筛选过了,但后面你会越来越依赖这样一种行为,直到最后没有书单就不会选书了。殊不知选书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你自己决策选书的过程中和阅读的过程中,或者是一开始通过他人介绍的书单中找到自己的需求,然后延伸这个需求,最后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书,你的选书能力会逐步的提高,直到成为一个自己也能开出书单的人。
如何选书
帕累托定律(20/80法则)在所有事件中都有所体现,市面上80%的书其实都是一些重复的东西或者说是混编的东西,这个道理最傻瓜的表现可以从书封面的著和编著中搞清楚,不清楚二者区别的可以自行百度。那么好书一个维度定义就出来了,原创的。
那么继续,原创的书就一定好吗?也不一定,它得经过者读者的检验,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通过一些网站获得大家对这本书的评分,比如我常去的豆瓣,通过这些评分,你能大致的了解这本书大家阅读后的反应,再不济,亚马逊,当当什么的买书网站也能告诉你这本书的销售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能了解这本书的口碑。通过某些人或者某些作品,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手法,结合前两步方法,你就能比较准确的选出一本值得一看的书了。
有些书你会觉得读不下去或者看后面还有多少的时候说明这本书不吸引你或者不适合你,这时候你应该换一本书了,之前的沉没成本无须在意,因为当你积累不够或者不适合的时候继续硬啃,对自己是一种折磨,好处不见得比坏处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时间维度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评价方式,那么答案就来了,好书的定义可以是这样的,经过长时间筛选的经典,或者站在时间源头的新作!前者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经典了,那么后者是什么呢?站在行业或者内容源头的人或者信息端口,你最能获得最一手的信息,这个时候你会发觉学会一门外语或者懂得科学上网是多么的重要,至少你不会获得人家早已咀嚼消化过的二手内容。当然了,如果你实在不想学习外语,选择那个站在源头的群体或者个人,追随他们,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送上一段琢磨先生的话作为结束:“不读书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太过沉溺于现实世界,容易让人狗苟蝇营。比如你可以通过读一本传记,窥见别人的人生。你可以读一本心理学的书,洞悉自我的处境。你可以读一本历史的书,看刀光剑影明白再辉煌的生命也会尘埃落定。读书,让你在历史、未来、现实、虚空中来回穿梭,然后发现自己生活的更多可能。”
欢迎在文章下方给我留言互动,我们下期见~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