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树先生

作者: 931b18e18145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23:23 被阅读0次

     “低层人的精神世界,大概只剩幻想”。我认为这可能是无意间瞥见的影评里最为恰当的一句。

    用以表现和塑造小人物边缘生活的手法各有不同,或有爆发式的自我摧毁,或是沉闷无声的消解空耗。《hello,树先生》大致更像是后者。“人格不稳定”如果仅用于形容他所呈现的外在感观,则恰如其分。而来自女主的“哈喽,树先生”的问候,应该是贯穿全片的最温暖的默白。无声的言语里融注了一种奇妙温暖而又让人舒适安心的力量,像早春淋湿嫩芽的暖融融的第一场雨。

    这种题材的受众面应该不会太广吧,因为太过写实,又未能带给人们过多感官上的欢愉。许多人为剧中人物、剧中生活冠以边缘人物的标签,其实大概也是对于这样一种赤裸的现实的逃避吧,我们以为那只是某一个人短暂而不幸精神劫掠,或许在观看的时候还伴随着祝愿其安好的天真祈祷,却并不能完全体会剧中人早已习以为常的称之为生活的惯常遭遇。又或许平凡的大多数在已经体尝了生活许多的残酷而漫长的真实布景后,更偏爱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这部片子里不能说没有,但它被一种更为深沉而厚重的情感冲淡了,所以它可能并不是惹人喜爱的。毕竟反思和共鸣这种情感所激起的精神层面的挣扎有时候带给人的触动和冲击也是很难消化的。我未能通过透过影片感受到我一直向往和迷恋的那种审美享受和幸福感,却仍旧得到了另一些东西,而些思想介质也正是我欠缺和需要的。

    无法识别和分辨的幻境和现实,是电影构思的精妙所在。这种开放式的剧情推进,给了观众自由发挥的巨大空间和逻辑起点。人们总是在追求确定性和迷恋不确定性中反复摇摆,一旦发现自己立场坚定地偏向某个极端时,又很轻易地开始动摇自己建立起来的自信,从而狂热地痴迷于现状的反面。因为这部电影关于真实和虚幻的设计展现出极大的不确定,观众也就自然而然地时刻想求证,因而使得这种思想状态而非本身充满迷人色彩。树先生精神失常的起点,有关他的婚姻生活、卜卦事业和短暂的风光,亦真亦幻,所以才有一种刺激人们好奇心的魔力。但这在我看来并非电影的核心。所有的感情线和肉眼所见的或好或坏的生活状态仅是被折射出来的不值一提的琐碎日常,真正亟待发掘和剖析的是小人物一生无力实现的美丽而纯粹幸福幻想。那样的幻想里包括得到救赎、实现人格的完整以及勇敢的追求爱与幸福的能力和勇气。

    越是肆意渲染的东西,越是被渴望着,在现实世界也就越是稀缺和贫乏。这样的表达在人走过的长长的一生中反复被验证。一个肉体贫瘠的人,灵魂总是富于幻想。因为他渴望自己所一直缺乏的东西能够通过另一种方式得到弥补,这种现象或许会因为他的有限人治而无法被清楚的识别和界定,但却真实而普泛持久地存在着,有时甚至会形成强烈的精神反噬,这大概是我认为树先生精神失常的合理解释之一了。

    电影主人公的内心主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隐藏着悔恨和不安的过去。树先生的过去,只有极少部分的美好回忆,剩下的大多数是愚昧和自私所致的生活困境和良心谴责。作为一个拥有兄长的家庭成员,他对哥哥心怀敬意。产生这种情感的缘由并不明晰,但从他对小庄的关照和亲密大可感受到这份敬意中的依赖和牵绊。大抵是连同他对父亲的那一份全部投放在了一个人身上,所以即使在一个情感并不敏锐的他看来,兄长的离世也注定意味着生活中发生某种切实而令人惋惜的异动。成长之中的阵痛对于当事者来说极容易演变成余生都想摆脱的穿上残酷折磨,我更愿意从这个人角度来理解输的行为风格和性格变化。杀死父亲对于一个但凡心底尚存一丝良善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可磨灭的阴影,所以他的余生终究是戴罪生活以获得精神层面的片刻安稳。而杀死父亲的原因即“你死了我就不用养你了”这样的言论,又让我很难对这样一个人产生同情心。那样成长和生活的人,hi很难做出很大改变的,即使在某个时刻产生一点向上空间的细小波动,之后也会最回复到原来的平平无奇。宿命,是边缘人物的悲剧内核。因为狭隘而犯错,因为犯错而不知所谓,变得更加狭隘,进而成为了一具没有实质内在的空壳,且不说任人摆布,仅仅是被人无视,也是对生而为人这样一种存在的强烈中伤,这显然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

    而使他忽然觉醒的,或许是和弟弟那一场扭打,又或许是更深层次的心灵冲击。成为弟弟的长辈,而且这样的身份建立在无法切断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之上,赋予了树唯一可以肆意的资本。但显而易见,他们之间的这种情感基础已然十分薄弱,以致于他对弟弟那仅有的可以吆喝的权力被驳斥甚至被施以拳脚加以否定之后,他因支配感而产生的自信心和权威也被撕得粉碎。显然他的弟弟是一个人格更加独立而健全的人。越是独立和自爱,越是抗拒被他人支配和控制。所以即使是一忍再忍的亲哥哥,在自己被激怒之后也免不了发泄一通,大打出手。这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显得合乎情理,因为事件的不可挽回,又让人觉得无力和哀叹。起码让我们能做点什么使事情发生一点反转,可事实是我们什么又不能做,这才是电影触及心灵的地方。

    第二条祖先是他与小梅之间的情感线。事实上,二人之间恋爱发展的整个过程相当简单粗暴,却反而映衬出一种质朴而粗犷的美感。小梅虽然被视作特殊群体,成长的环境却十分的和谐融洽。她是沉默的,有一种少女的羞赧和自持,却也美丽而自信。敢于追求和表达,是一个女性独特而出众的闪光之处。相比之下,“正常”的树反倒逊色了许多。二人在餐桌上用纸比对话的那一段,应该是全片最温暖的点题对白了吧。“hello,树先生”一句礼貌又简洁的开场白背后,包含了对心上人的喜爱和基于人格的尊重和赞美。自己的地位被正常的对待对于一个生存得难堪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超过词义更深程度的表彰。

    树对小梅的表白也是单纯而憨厚的。一个人表达爱意的全部话语因为知识的局限性而稍显浅薄和鄙陋,但却不影响他内心蕴含的孩子般的欢喜和甜蜜。爱在尘世中以千万种方式被诠释和呈现,本质上仍然带着爱,这便是它的魅力所在。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美好事物的吸引和渗入,即使在这样荒唐而粗糙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也自然独有一份的属于他可爱,尽管其间可能还伴随着不怀好意的腐蚀和诡计玩弄。尽管这样美丽的触发是极其短暂的,确是真实存在过的。树先生也爱,只是这份爱里混杂了许多其他的无法轻易剥离的复杂情感,因此不再纯粹和简单。这样突如其来而又看似轻而易举的幸福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负担。一个精神上受刑的人不配拥有幸福,至少在他看来便是如此。所以他在被弟弟打倒在地后,也意味着被生活击溃了,这种溃败是釜底抽薪式的坍塌,因为他无法抓住。之后出现的有关树的哥哥和嫂子的幻想,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他内心自我人格的一种投射和寄托。作为他自己,是没有资格获得这样一份美好而温情的爱情体验的,所以他在内心抱着羡慕和向往的心情,却又没有勇气接受小梅热烈而直接的表白。

    人们在快要接近幸福的时候总是最快乐的,而在其真正来临时反倒变得郁郁寡欢和患得患失。树突然精神失常,或是长久精神抑郁的最终爆发,或是强烈幸福所带来的反向刺激。总之,他的改变有一种必然性。

    第三条主线是树在说中村里要停水后被村里人另眼相看而引发的人生轨迹的变动,但仍旧是死水微澜般的无力挣扎,本质上的怯懦和堕落无法得到一星半点的拯救。我更愿意理解为树从婚礼前天就精神失常,此后的一切都是他蜷曲在树上的美好而荒诞的想象。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他确实被命运给予过一段享受殊荣的高光时刻。这种设想在那类富于美好期待的人眼中似乎更加合乎道义。无论无何,那段幻想本身是充满了讽刺意味的。毫无根据的胡诌在一群傲慢蛮横的人面前反而被赋予难以撼动的权威。让那个霸道的煤矿商不假思索的屈膝下跪,又让人回想起树在高朋婚礼上半句硬气的话也不敢讲,毫无颜面地瘫软在煤矿商面前。大家各自以奇怪而荒谬的缘由向彼此低头,或是由于恐惧,或是由于迷信,又或是对自尊的不在意。无论如何这样雷同的行为在不同时空的角色切换所展现的讽刺意味将底层人的内心世界显露无疑。大家的尊严和爱在某些并不为人称道的因素的打压下不堪一击。

    故事的结尾是令人稍许感到舒缓的。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无边旷野映衬下的孤独一人在摸索,在寻觅,在想象。这是他在失去参与生活的资格之后抓住幸福的最后契机。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安宁是怜悯他的,让他拥有自由畅想幸福生活的温柔片刻。

    影片最后点明“树”的象征意义是“自由”,大概是对片中“你愿意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控制”的呼应吧。没有人想要成为被人践踏的土地,每个人都想想这天空和自由生长,追求美好的雨露和太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hello,树先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qo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