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7
01
原文:昭君以和亲而显,刘以下第而传。可谓之不幸,不可谓之缺陷。
译文:王昭君以出塞和亲而名流千古,刘因直言宦官之祸被罢黜进士第而得以流传后世。这可以说是他们的不幸,但不能说是缺陷。
评析:在多数的古代文学著作中,昭君出塞都被赋予悲剧的色彩,承担了很多的不幸;而唐代的刘在科举考试时,直言宦官的祸害,甚至主张除掉宦官,最终考官虽然夸奖他的想法,却不敢给他官职。这对于一个以中举做官为正途的问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昭君不能嫁个好的夫君却要远嫁匈奴,刘不能金榜题名而埋没于尘世,这在当时来看,都不大不幸。可千万年以后,昭君因为主动和亲而流传后世,刘因为有着浩然正气而被世人称颂,这些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02
原文: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译文:用爱鲜花的心情去爱惜美人,会有另一番风趣;用爱怜美人的心情去爱惜鲜花,那么爱护鲜花的情意会成倍增加。
评析:统治者为一统天下,利用程朱熹学作为行为规范来教化世人,这种现象从宋元就开始了。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非礼勿视,非礼误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但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明朝中期的新的社会思潮的出现,好色被理论家认为是个人的正常欲望,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嚣张跋扈地贪图美色,也算是暗讽明朝当时的社会风气。
儒雅端庄的文人雅士拥有很好的雅致和风度,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作者认为美人就像鲜花一样,花在人们心中有着美丽高雅的形象,欣赏她要带着怜悯之心,才能在情感上感到愉悦,而欣赏美人也一样,并不能放纵情欲,更不能只要求肉体上的满足。事实确实如此,无论对待花还是对待美人,都应该以爱怜的态度,而且要寄予情思,这样才是真正的文人雅士。
03
原文: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语者也。
译文:美人胜于鲜花的地方,在于她知晓人意;鲜花胜于美人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散发芳香。这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拥有的,就只有舍弃散发香味的鲜花而选择知晓人意的美人了。
评析:沟通与了解是人与人之间不可缺少的,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沟通和理解,那么人与植物无甚差别了。
04
原文: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译文:穿里面有人在窗纸上写字,我在窗外面观看,十分好看。
评析:短短数字生动勾画了一副生动的画面:一所老房子,木格窗子,窗棂上糊着素纸,一个人在室内窗前在素纸上生动作画;室外,一个人静观,这实在是一副有趣的画面。
通过窗内与窗外的人可以在这种情况下自得其乐,可以看出他们有着同样的兴致与爱好,有着相似的文化修养,并且都是儒雅端秀的文人。
05
原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译文:少年时读书,就像从缝隙中看天上的明月一样;中年时读书,就像庭院中观赏月亮一样;老年时读书,就像站在高台之上观看月亮一样。这是从他们生活阅历的多少,来看他们获得知识的多少的。
评析:人生就是一部巨著,在不同的阶段中显现出不同的内涵,人生的各个阶段对于著作阐述的方式亦是不相同的。当我们长大以后再拿出我们年幼时看过的一本书来回味得到的启示也截然不同。这就充分表示了一个人的阅历深或浅对自己的影响是极其总重要的。当你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时,你看到的一切都是被无知所蒙蔽的;当你长大再回首思索当初自己的观点时,就会不禁发出嗤笑的声音,觉得幼稚难堪。可是所有的孩子心态与阅历都是相似的,所以从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看出,我们评判一件事物的标准和对其的理解,感受自然是有差异的。
通过阅读的渠道来增加和提高自己的阅历,丰富自己的内心,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储备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个人的修养和价值。
文中通过缝隙中看天上的明月,在庭院中观赏月亮、站在高台上观赏月亮这三个比喻形象地展示了三种读书的境界。而读书人的境界会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增加而逐渐提高,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所见所闻的较少,领悟能力较低,所以读书时,不怎么去了解其深层的意义,就好比我们只能通过缝隙来观赏月亮;人入中年,见识增多了,经历有不少了,常能读懂一本书从而运用这些知识,就像站在庭院中观看月亮一样,问题可以看得更全面,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人到老年,看惯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待问题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读书时甚至能超出作者的寓意,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这就好像站高台上观看月亮,所看所识都深入浅出。
这段文字展示的是人生经历与读书的关系。人生中很多的学识来自书本,因为它包罗万象,在书本里面,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勤读善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