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同事参加了公司所在地社区组织的一场招聘会,我公司计划招聘操作工若干名。由于参加招聘的企业和求职者都寥寥无几,见到的每一个求职者我都记忆犹新。
我还在准备着企业信息展板,我们迎来了第一个求职者,“请问,你们公司在招聘操作工吗”一个头发花白的阿姨小心翼翼的问着,像是在别处刚刚碰过壁。
“阿姨,我们需要招聘年轻人”,同事也柔声细语的回答着阿姨,我想阿姨这次又要碰壁了。
阿姨说:“我在帮我的儿子在找工作。”我这才向阿姨身后望去,只见阿姨身后站着一个木纳的小伙,从身体条件来看,他完全适合我公司所要招聘的岗位,他的木然,始终躲在母亲身后的行为,让我这个HR从心里拒绝了他,能否聘用他,是个问号。
这位阿姨向同事了解着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待遇等等求职者一般关心的问题,从阿姨的询问中我到觉得阿姨对人力资源招聘工作很熟悉,或许是求职的事情经历的多了,确切地说,是帮儿子求职的事儿经历的多了。
同事一一答复完阿姨的询问,从表情来看,阿姨对这份意向的工作还算是满意的。
我一直在观察着真正的求职者,阿姨的儿子,他始终木纳的杵在哪,表情木然,姿态木然。对阿姨和同事的对话,他似乎也不关心,也没听进去几句。
他的行为一步步的让我把他排除在求职者之外。
同事递给阿姨一张求职登记表,示意阿姨的儿子来填写,他却依然木纳,阿姨接过求职登记表,艰难的看着,艰难的填写着。
我一直想说点什么,想阻止阿姨,我一忍再忍忍住了。
时间过去了十几分钟,阿姨用颤抖的手,签完了那张求职登记表,递给了同事。
这期间我已接待了2位求职者。
我和同事对视了一下,同事告诉阿姨,回家等消息吧,如果录用,我们会电话通知的。
同事说完这句话,阿姨失望的表情告诉我,阿姨已知道了结果。可他还是诚恳的说了一句“谢谢”。
在求职过程中,阿姨始终没有和真正的求职者她的儿子说一句话,也没征求过他的意见。
我和同事又会心的对了一下眼神,作为一名HR,完全读懂了彼此的心声。
那张求职登记表被孤零零的撇在了一旁。
望着阿姨远去的身影,我心中五味杂陈,久久无法平复。
求职者很少,我大部分时间都是无聊的,目送阿姨远去,我捡起了那张求职登记表。
上面填写的信息,歪歪扭扭的,大部分的字我是不认识的,就连电话号码也没能准确的认下来,我半读半猜的读完了求职登记表。
32岁、大学本科、xxx大学、xxx专业,工作经历无。这些信息深深的刺痛了我,刺痛了我的灵魂。
我小心翼翼的把这份求职登记表折整齐,装在了我的口袋里。
这个下午那个求职场面都浮现在我眼前,我站在一个HR的角度,想了很多很多。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听着这样的故事,看着这样的案例长大的,更用实践检验了这句话是真理。
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需要独立,只有独立才能迈开步子。只有独立前行,生活终会越来越好。
要前行请先学会独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