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读者都听说过这个经典的经济学段子:一天下午,一个富人走进一家旅店,扔下1000元在柜台,说上去挑间房。旅店老板赶紧将钱拿去还给隔壁肉菜店的老板;而肉菜店老板又转手将钱还给了隔壁的饲料店;饲料店的老板用这1000元支付了拖欠女工的工资,而那个女工呢,马上将钱还给了旅店老板,她拖欠的房租正好1000元。旅店老板赶紧将钱理平放好。富商这时正好下楼,称没有中意的房间,收起钱便离开了。在这个下午,谁也没有生产什么,谁也没有失去什么,但大家都把债还清了。简单地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钱是要流通起来才能创造价值的,不要留着不用。
既然这样,那我们每个生活在世上的人,只要是涉及到花钱消费的人,我们人与人之间,公司与员工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种种经济挂钩,便组成了整个世界经济运营的链条。那由此来说,金融危机自然与链条上的你我必然有关系。这样说来,略有牵强,今天推荐的书籍,则是专业角度来解读全球经济潜在危机的。
《断层线》,作者拉古拉迈·拉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2003年获得了美国金融协会颁发的费雪·布莱克奖,该奖只颁发给40岁以下的优秀的金融经济学家。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拉詹在2007年就对全球顶级银行家发出了严重警告:金融市场即将步入厄运。可惜的是,这个警告导致的唯一结果是:拉詹被命名为“厄运预言博士”。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2010年,拉詹把自己的预言写成了书,便是这本《断层线》,顿时风靡全球。2010年,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首创的“全球思想家读书俱乐部”,邀请当年的100位政治、经济、环保领域的精英列出最近阅读的书单,《断层线》位居榜首。
虽说金融危机已过去十年,现在高速发展的社会,十年就像是隔了一个时代那么久远。但这本书仍然值得一读。拉詹作为少数能遇见经济萧条的人之一,高屋建瓴的审视和分析了前因后果,而且给了非常充分的政治建议。他指出,金融体系崩溃的初始原因是薪酬水平停滞不前和社会不公加剧。由于许多中产家庭生活费用增加而购买力不足,信贷便应运而生,在政府的鼓励下,金融业开始提供房屋净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无节制的信贷可能引发毁灭性的结果。他认为,世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断层,也就是贫富差距,促使了大的政府和大的金融机构不断迈向金融地震。
和众多分析金融危机的著作不同的是,《断层线》的视野角度没有局限在经济领域和金融市场,而是从社会变迁、政治制度、世界经济一体化等宏观角度入手,层层推进,然后结合对不同体系的微观分析,可谓是从系统的角度道出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和演进根源。
虽然是本“过时”的书,视角依然独特,相信可以给读者们带来新的视野拓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