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第十四章:故乡的打土坯

故乡第十四章:故乡的打土坯

作者: 林智宏 | 来源:发表于2020-07-26 10:27 被阅读0次

                  故乡的打土坯

           

              我二十岁前在故乡的时候,和同龄人一样,经常给乡亲们打土坯。三四十年过去了,土坯早已告别了农家院子的盖房使用历史,但当年打土坯的情景和那木模板、石杵子、石头底板等工具还记忆犹新。

          土坯是个学名,在故乡一带俗称护基。它自古以来是平原人家盖房子的必用材料之一。山区人住的窑洞,一般不用这个 。那时候故乡的农户在盖房子之前,需要准备几样东西,土坯、砖瓦、檩条、大梁、椽子。由于青砖很少,人们也买不起多少,只是在房子的关键部位使用一些。墙身主要是用土坯砌起来的。盖房时后背墙不安门窗,所以之前就用黄土打好了。正面墙和山间墙是用少量的青砖砌好腿子后,再用土坯装起来。最后用铡刀剁小的麦秸秆和泥巴,把墙面封严实。如果条件好一点的家户,再在上面抹一层白灰。这种土墙其实抗寒抗热,冬暖夏凉,很适宜人居住,要比现在的砖混结构的房子住着舒服。只是时代在变化,从人们的审美观点和耐用的要求上,土墙土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谁家如果再盖那种房子,就会被大家看做是异类了。

            打土坯的用工都是十八九到二十几的年轻人。因为这是体力活。打土坯之前首先要选好摞土坯的场地,备好土。有的农户院子小,没有摞土坯的条件,就只能在村里的土场里 ,在生产队的碾麦场上打土坯。等盖房子时再把土坯往现场转运。我们村我的同龄人多,哪个主家请人打土坯,一叫就有我们七八个人。大家也喜欢混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热闹,不知道累。

           

          土坯一般有六寸宽,一尺长,三公分厚。打的时候首先给模架里填好土踩实在,再用杵子捣十一下,中间三下,四个角各两下,然后用脚后跟在每个角各踩一脚。最后是起模架,掏出土坯上摞子。打土坯还是一个技术活。打土坯之前首先要平整好摞土坯的地基。地基如果平整不好踩不实在,在摞土坯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倒塌。其次打土坯的土要湿干合适,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干了粘度不够,湿了打出来的土坯软,就容易倒塌。一般土质干的时候多,需要加水搅匀沉发好土。再一个要领就是要会摞土坯。我们打土坯一般都摞六到七个排高。土坯摞子在摞到三四排之前,一般不会出现“抹排”的情况。随着越摞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就得把水平掌握的越有把握。抹排就是一个土坯倒了压上邻靠的一个继续倒,就像狗撵兔子一样。一排倒了,从上至下一排压一排,直至全部倒光。一个小伙子一般一天可以打四五百土坯,麻利的人能打七八百。有的小伙子黑汗流水的打上一天,快收工了竟然出现了抹排,气得坐在地上半天只喘粗气不说话。一次,有一个比我大两岁的本家哥哥。他非常麻利,干活也舍得出力气。一天比别人多打二百多个。但是就在最后一刻抹排了,七百土坯一个不剩的全部倒塌了。他站在倒塌下来变成废土的土坯场地,气的脸色铁青。随后收拾起自己的模子、杵子背起来就回自己家去了。主家知道后赶忙跑到他家里好言好语的安慰了一番,最后硬是把他拉倒自家吃了晚饭。我这个哥哥也真是厉害,他晚上一夜没睡,在月光下干了一夜,第二天主家到土坯场地一看,他的七百摞子的土坯竟摞在了那儿。那时候的农村人是讲义气,讲诚信的。不论给谁帮忙干活,都觉得必须对得起人家的那两碗来之不易饭和几个馒头。说实话,现在这种憨厚朴实的,原汁原味的乡情品格真的不多见了。

          我是二十二岁离开故乡外出工作的。在此之前经常给人拉土打墙、打土坯、当小工盖房子。我盖房子时也同样请别人来帮工。那时候都是近帮近邻帮邻,全村人人帮人人。生产队的碾麦场,大队的土场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排排,一摞摞的土坯子。这些都是主家只管饭,不掏工钱,乡里乡亲义务给打出来的。若干年后,农村盖房子不再是土墙土厦了,不用土坯了。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青砖混凝土楼板占领了农村建房的市场。用工也结束了义务帮工一说,走上了给工程队出工钱的新路子。

        土坯,作为一个旧时代旧文章的旧句子,被画上了终结的句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第十四章:故乡的打土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zi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