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是我读书分享的第一天。
学习完鼓励咨询师回来,一直很想把阿德勒这本书翻起来好好看看,借着分会的读书打卡活动,正好倒逼着自己静下心来,把这本看起来枯涩难懂的书初步学习起来,就像是一场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这本书不是鸡汤神文,也不是科普书,更不是让我们重塑自我的灵丹妙药。作为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这本书聚焦于个体,帮助我们去审视自我,放过自己,包容他人,进而了解“人”本身。
关于自卑情结的定义,是指一个人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这种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变成了前进的动力,也就是超越自卑,而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去解读和选择。
在第一章中关于生命的意义特别深奥难懂。我们说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答案其实在生活行为中都已经有所映射,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在回答着他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童年对人生的影响。人,生而不断追寻意义。而五岁便形成了他的私人逻辑,也就是形成固有的行为模式,随后,这种模式与感知便慢慢深化成了信念。
先天残缺的孩子往往经历坎坷苦痛,所以极度需要有相似经历的人为其引导,形成正确认知。他们容易与他人的比较中觉得自己不幸而自暴自弃,此时施以同情,反而会加重其自卑感。
溺爱的孩子也容易出现错误认知,他们习惯了被照顾。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并非独一无二,并非世界的中心,痛苦便会袭来。他们容易倾向于索取,不懂合作,这样的孩子也不会得到完善的发展。
被忽视的孩子是第三种容易出现错误认知的人群。他们不懂得求助,认为世界是冷漠的,他们不相信别人,因为连自己都不可信。
所以说,生活经历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其认知和意义。
我们看到,就算在同一个家庭养育的孩子会显现出不同的性格,这些孩子的遗传是相同的,父母的养育方式、家庭氛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孩子依旧会有不一样的个性?比如说我的双胞胎儿子。
因为每个孩子,他们对自己感觉到的环境会做出不同的解释。这种创造性的解释,不一定是真实的,是靠孩子的想象,这些想象便形成了他们的信念。不妨把目光转向自己,我的童年记忆是什么?我看待某件事、某个人的态度是什么?我对待事情是如何应对的?为什么我记住了那些事,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独立于我之外,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私人逻辑。我们所说的“必须”“一定”都不是那么绝对的。每个人都只是站在他的逻辑上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是今天的读书分享,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