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420天(20220318)
(第54本吴筱玫《核心素养导向的备课》)
读第1页——40页,
读有所得:
1.核心素养就是一个人的品格和能力中的核心要素。对教育发展而言,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
2.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优良品格的树立、一些关键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中小学阶段完成的,这个阶段还包括认知发展的关键期。
3.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4.核心素养具有稳定性、开放型与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5.对于学科课程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及核心品质,但并非三者的简单相加,而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从素养的高度对学科教学进行目标定位,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与设计。
6.事实上,任何学科知识就其结构而言,都可以分为表层结构(表层意义)和深层结构(深层意义)。表层意义就是语言文字符号所直接表述的学科内容(概念、命题、理论等),深层意义是蕴含在学科知识内容和意义之中或背后的精神、价值、方法论、生活意义(文化意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