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玩具越做越像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玩具越做越像人?”

作者: 地产小白杨 | 来源:发表于2018-02-19 16:46 被阅读0次

    最近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现在很多的玩具都越来越像人?这在心理学上有没有什么依据?对我们来说有没有什么启示?”刚开始听到这个问题时感觉挺有趣的,凭直觉来说,这好像是一种常识,“如果旁人看到我在和一本书或是一支笔讲话,他们会觉得我在发神经呢~”,“如果我们面对一个有头有脸,有嘴的东西交谈,显然要觉得舒服很多”,但这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我问了很多学心理学的朋友,他们也说不出个大概来。折腾了几天,从网上找了很多论证性的材料,下面是一些公认的比较靠谱的解释,原来这个问题早已超越了心理学范畴。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一外形因素也影响着大多产品设计的方向。

    “设计思维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整合,在设计进行时一方面我们需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创造具有视觉美感的实物,另一方面又得确保其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这就需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作用。其中逻辑思维代表着理性,形象思维代表着感性,两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任何将理性和感性对立的行为都将会带来一种失衡,为设计作品的观赏者与使用者带来不便或不适。”个人很喜欢这段描述,但关键如何“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论据。

    1、依恋理论——恒河猴试验

    发展心理学家亨利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其他需求。为验证这个理论诞生了一个比较残酷的试验。

    铁丝“猴妈妈”和毛织物包裹的“猴妈妈”

    亨利将新生的幼猴分为两组,一组由铁丝“猴妈妈”喂养,另一组由海绵和毛织物包裹的木质“猴妈妈”喂养,两组试验都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及能喂奶的乳房。试验结果,铁丝“猴妈妈”喂养的幼猴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另一组,在试验后期将两组试验打通,发现只有在饮食需要时,幼猴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有奶也不一定是娘。。。)。外形更像母猴、触感更像母猴,给了幼猴更多的“安全感”,对于存活和后天的发展起到关键因素,而不仅仅在于喂奶、供热的功能需求。这个实验的结论后期也被运用到人类的婴儿育儿(在这里只做简述,有兴趣可以去问度娘“恒河猴试验”)。

    2、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秩序感

    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H.Gombrich)在《秩序感》中表述:人们对永恒与稳定的期望 ,通过对装饰艺术的分析,提出人们对简洁、规律的形式会有先天性的喜好,这便是“秩序感”。对于人类来说,生活中最常见的生命体莫过于人类自身,健全人类所拥有的生理特征也就形成了固有模式,也就是说人体中蕴含最常见的秩序,人本身也是秩序感的体现。

    最自然的人体模型    VS   秩序感被破坏 

    3、著名的“恐怖谷”理论:“并不只是越像人越好”

    当时看到这个理论时有点惊讶,前人早已开始类似问题的研究,早在1906年,“恐怖谷”一词由Ernst发表于论文《恐怖谷心理学》,在1919年被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依德在论文《恐怖谷》中进行阐述,成为著名理论。发展至1969年日本机器人大神森政弘教授把恐怖谷理论运用到了机器人领域。

    人的好感度随“逼真度”提升而变化

    该理论的简单描述是:机器人因为和人类在动作、外表、沟通等相似,人类会对其产生正面情感,并随着相似程度的上升,这种好感度也会增强,因为人总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东西、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这会带来熟悉感和安全感,产生移情作用;但当相似度继续上升,达到95%时(恐怖谷理论假设),人们的反应会突然变得极其反感,因而联想到僵尸、尸体等负面联想;如果继续提升相似度,直到和健康人类完全一致,好感度又会重新回升,而且动态的东西比静态物品波动更明显。

    该理论的著名在于他解答了“玩具为什么越来越像人”的问题,同时又给我们一个危险信号,过于像人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和不适,当然对于为什么会产生不适,解释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当仿真度高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有时候就不能确定真假,把假人当真人,把真人当假人,这都会吓到人,让人感觉到潜在的威胁。

    当然,在玩具领域,该理论的运用还比较远,除了日本的森政弘,还很少有人做出高仿真度的机器人,目前更多的是运用在影视、动画方面,具体的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可以去百度。

    4、感知不协调理论 Perceptual mismatch

    感知不协调理论则认为,认知程度的不协调可引起负面情绪,如一张很真实的人脸上突然有一双死鱼眼。 有研究发现,当脸部和眼睛的类人程度不一致,或给真人脸部配上一双人工放大的眼睛,都能引起强烈的负面情绪。

    将人像眼睛依不同比例放大的实验图

    另一个实验则发现,当脸部和声音不协调时(例如机器人的脸部搭配真人的声音,或真人的脸部搭配合成的声音),人们会有最强的负面情绪。不过,上述理论针对的主要都是高仿真外表带来的影响。

    我个人的理解是,如果一个不像人的时候,人们自然会把它定义为“非人类”,在安全范围内,而它身上“像人”的特质就会被放大;如果东西过于“像人”,人们会把关注焦点锁定在“不像人”的特征上,放大这种不协调带来的不适感。

    5、类人的其他作用

    (1)使用者的信任感:美国科学家Waytz在2014年进行的关于自动模拟驾驶汽车的测试,结果表明:人们认为拥有名字、性别和声音的自动驾驶汽车比普通的自动驾驶汽车更容易让人产生信任和宽容,认为类人的机器人可能具有人类的推理能力和人类的动机,更容易相信类人机器人技术能更好的完成预期目标。

    (2)社会联结需要: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的社会联结是人的基本需求,当人们和机器人交流时,类人的特征可以让人们更容易感知到机器人的“人类特质倾向”,机器人以人类的方式\外形进行交流,容易被人理解,也更容易把机器人作为伙伴并与他们建立关系。(长期缺乏社会联结的用户需求会更大,如空巢老人)

    6、实际运用案例 Telenoid R1和Hugvie抱枕

    Telenoid R1:日本机器人大师-石黑浩教授表示这款机器人主要针对独居老人、父母外出留在家的孩子,以及异地恋爱的情侣而设计,他们可以通过 R1 获得更加真实的交流。但实际上“一颦一笑酷似熟悉的亲友,仿佛一个被附体的幽魂,给人十足的恐怖怪异之感。”

    Hugvie抱枕:在R1之后,石黑浩又设计了这款抱枕,呈人体形状,装有插入式振动器,如果把手机放在抱枕头部的口袋里,它就能通过麦克风感知到电话另一端的声音,并随着对方的音调和音量产生震动,类似人类的心跳声。

    对于这两款产品,用户觉得需要有类似R1功能的设计,但绝不会考虑购买 R1,因为真的太恐怖了,相比更喜欢 Hugvie,虽然其四肢无法运动,外观也相对简单,功能普通,但给人更好的亲近感。

    7、人类对于动物的“移情”

    其实,人类不仅仅对于“人形”有好感,对于动物也抱有天生的好感,但有两个前提:一是物种和人类有适当的距离感;二是与人类的审美相结合(该理论和恐怖谷的实际运用有关):

    当一个物种过于接近人类,人类自然更倾向于用人类的审美去判定他们,比如猩猩,很少会有人觉得猩猩好看,因为他们太像人了,以审视人的角度出发,它们的身材、五官、皮肤都不符合人的主流审美。

    但是对于哺乳动物的“远亲们”,人们通常有天生的好感,它们既不像人,但是与我们一样有着共同的繁殖方式和亲子关系,天然的认为它们“通人性”,无论是猫科还是犬科,甚至是海豚和海豹,只要看到妈妈带着幼崽的景象,人们会感知到这个物种的“灵性”,认为它们智商很高,同时对人类又不具威胁,这个主观的意识会增加人对这些生物的好感。

    早在2004年,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讨所研发了海豹型机器人PARO,目前已经研发至第9代,对痴呆症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总体对60%病患有显著的冷静效果,减轻了焦虑行为。市场售价6000美元,被应用至30多个国家。

    Paro小海豹

    该产品团队刻意把产品设计成“小海豹”,而不是用户更熟悉的猫、狗,一方面是考虑到海豹的形象和拥抱更为接近,另一方面也担心用户对于猫、狗有更完整的感知,会加深人造宠物“不够逼真”的因素,因此采用熟知度稍低的哺乳动物远亲“海豹”,能让用户更好的移情。

    对于产品设计的启示:

    1、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对于产品的好感度会随着仿真度的上升而提高;

    2、仿真并不一定是像人,还可以像动物,和人类物种有一定距离的“哺乳动物远亲”为最佳;

    3、如果担心用户认知过强而会凸显“不逼真”,影响移情,可以设计成用户感知稍弱的形象;

    4、需要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如交互程度与外观的匹配度,单方面太突出都会造成用户认知的错觉而引起不适。

    好了,以上是我的整理和想法,有兴趣欢迎深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玩具越做越像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ii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