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分明的人好可怜,读不懂包围自己的种种灰色。
灰色的人更可怜,读不懂周围仅有的黑与白。
中医里可以通过一个人的瞳孔与眼白发散的程度来判断其年龄。我时常想这是否也与一个人被社会浸染的程度相关。经历漫长的甬道初时降临于世无力也无法睁开那双发现的眼睛,搜索一世的老妪临终艰难喘息不愿却也不得不合上眼,可这两双眼睛却是截然不同,一双黑白分明,一双浑浊无神;一双生气勃勃,一双疲惫不堪;一双纯净明晰,一双沉重无力。可这确是同一双眼。
眼睛既接收信息,也传递信息。“发现美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分别说明了眼睛作为传递信息不同方向的路径。一个是向外的,一个是向内的。理所当然的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折射社会,一种映照内心;一种是左右逢源的交际家,一种是闭门造车的艺术家。真是有趣,两种眼睛也不同。前者酒桌旁骨碌碌转,后者画板前冥思苦想;前者衣着光鲜,后者不修边幅。
更让人费解的是,在灰色面前他们竟然都举步维艰。
可若这世间每个人都只有黑与白,这样纷繁复杂的灰色又怎会存在?是否你的白遇见他的黑,便铸就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可黑与白均为纯色,又怎能忍受各自的独立被打破?可若是黑与白均都不愿狼狈认输,那么混乱之中灰色的出现便值得商榷。
随后灰色的彻底叛变就有了理论依据。那么是否他就完全摆脱了黑与白的阴影呢?并没有。在无数次的徘徊犹豫、忐忑不安中黑与白对他进行无情地鞭打、冷眼地嘲弄,他时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稍不注意就会遍体鳞伤,可是令人惊异的是,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甚至在惨烈的战争过后还可以产生千奇百怪的多种变体,让人防不胜防。恐怕这就是数不清的人自愿或被迫臣服其下的缘由吧。
即使灰色几乎无处不在,可我还是愿意用黑白分明的眼睛去发现这个充满彩色的世界。
灰色我不懂,我也不想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