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的背后是人的大脑的本能性的思考逃避,一方面逃避痛苦的思考过程,其次还能获得快乐的刺激,当然能够一直刷,停不下来呀;走在大街上,公交车上,电梯里,高铁站上,晚上很多家庭的沙发上床上,无数的刷手机的身影;
并不是不能刷手机,而是时间太过长,而占用了我们大部分的空闲时间,以至于我们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
这也是我把刷手机的时间开始大量的投入写作之后,带给我的强烈的对比思考;
写作的过程其实是我非常宝贵的自我思考的过程,每一天能够拿出一些时间去思考一下,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与思维,挖掘一些大脑深处内心深处更独特的内容,也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不断尝试找到自己的最喜欢热爱的事业与爱好的过程;
自己想想,真正的每天能够用来思考的时间都有哪些?
开车,除了做语音写作之外,也没法干其他的,有时候就是放空啥也不想,反过来总是能够涌现一些全新的想法出来;
写作,这是每天的必备功课,今年要把写作的训练量加大,把尽可能多的大脑内容给客观记录下来,目标要要累计先干到100万文字;
语音写作,这也是一个独立的面对自我,自己跟自己对话的过程,也是每天的必备功课;
冥想,不规律,但是也是根据身体感觉走的;
睡前的大脑放空,这个时候也会有一下独特的思考与想法出来;
聊天,当然是需要跟一些高能量高认知的人去聊天,会有更多的碰撞与交流;
啥也不干,发呆;这是今天在读一本书的时候看到的一个观点,尤其是对于深度的思考,它需要把大脑进行放空,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在内部有个消化吸收整合的过程;就是啥也不干,就是发呆,或晒个太阳的发呆,或喝个茶的发呆,或对着星空抽烟的发呆;
我想到了蔡志忠的作息习惯,它天黑就睡觉,然后凌晨2-3点起床,然后喝着咖啡对着遥远的黑暗夜空发呆训练灵感,他自己说,这是跟宇宙能量链接的过程,接收宇宙创意信号的过程,一旦有了灵感,就开始画画;
这就是最高级别的创造过程,完全依托于大脑的创造力,通过源源不断的挖掘大脑的创造力,来形成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