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越来越接受平庸的自己,我能做什么和我想做什么职业,其实没有本质的冲突,更接受一种顺势而为的思维。就目前而言,离目标最近和比较理想的职业就是数据分析师了。
毕业这些年其实是比较迷茫的,在试错中度过职场生涯,有时会羡慕那些日进斗金的生意人,但很清楚个人有多少死穴。
而接近十年的职场生涯,居然很神奇的和纯数据工作打了七年交道,但是其中有接近四年年其实是想转行做程序员的,并且一直在笨拙的努力着,因为即使不说话,目光呆滞,只要程序写的棒就可以了。
萌生做数据分析师的想法是最近一年才产生的。受到一个做财务的朋友影响,当时他正在学习PowerBi,和他探讨了很久,交换了很多珍藏的书籍,他准备做分析师,而我对做程序员的想法开始有些退缩了,因为35岁就是程序员的退休年龄,而我才刚刚入门,而且一直在业余时间自学,很多计算机相关的理论其实是缺乏很多,与正常的科班出身有很大的差距,就算找工作,谁会用一个大龄才入门的新手程序员呢。
最近一年越来越感到,不能人云亦云,而是真正发现自己擅长什么,因为自身的短板实在太多了。经历了很长时间反省,居然很神奇的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对数据分析师所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很扎实,数据库,表关系,数据处理技术,简单的编程。而学习过程中,对其中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然短板也很明显,就是对业务的深度理解,缺乏大量案例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经验丰富的分析师,还有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于是很自然的通过了业务数据分析师认证,当然考试的短板依旧在业务理解层面,比如流量变现的倒金字塔模型,以及物流系统模型等等。
总之,现在是一名见习数据分析师了,下一步就是对案例、模型不断地探索了。
所以我的职业规划是(不管是业余还是专业):业务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分析师。
同样也认为不应该局限于某种观念和思维上,毕竟生存是第一要务,如果生命过程中出现很大变化事件,人应该适应环境,接受自己,放下根深蒂固的偏见,努力就是了,所有因果都是体验,都是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