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此书献给在这世界活过30年的自己。
作者序
21世纪20年代的中国,每个人都在渴望通过自我奋斗成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号角中,我也做过头悬梁锥刺股的高中生、每天上自习到只能翻墙回宿舍的大学生,穿梭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北漂白领。直到有一天,看镜子里28岁的自己,像极了一只被养的白胖的猪,且绝没有一点“特立独行”的意思。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好想就是要为了点什么而活似的。妈妈在产房生了几个小时无果后,医生说这孩子脐带绕脖三圈,顺产就断气。于是妈妈挨了一刀,1991年7月昆明某医院的产房,我出生了。可我出生三天都不睁眼,可能是打娘胎里就开始赌气,不愿被拽到这纷繁复杂的世界。跌跌撞撞熬过了无聊透顶的小学,青春期荷尔蒙波动和巨大的考试压力对冲的中学,和“假装很努力”到骗过自己的大学,一直读书读到25岁才“步入社会”。之后,时不我待的旋律更是振聋发聩:可以24h工作的同事、北京5年社保的买房资格、还没初恋就到了该考虑结婚的年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快要透支,灵魂也在被吞噬。时常感到内心惊涛骇浪,可表面上却没有一丝涟漪,说不出究竟是我疯了,还是社会太疯癫?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心理学和哲学带来的思考,我逐渐发现问题的根源是,这个时代教了我们太多实用的“干货”告诉我们怎么做,不分昼夜的城市建设推着我们马不停蹄地“往前”走,但紧迫感之下,很多人放弃了自主,我们一直在赶路,但是竟然很少去关心路通往哪里。成长中,很多本质的问题无人问津:比如什么是爱?为什么要结婚?什么是金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根上的问题没有解决,人就会被生活的琐碎吞没,不论得到或者失去,都惴惴不安。关于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我也只有悟出了一点点,且时常反复,刚有点头绪又被推翻,嚼来嚼去,那些尚有余味的思绪便落在纸上,有了这本书。
它是我写给自己的30岁生日礼物,没什么大道理好讲,也不期待给出什么标准答案,只是一个普通人在21世纪记录下的支离玻碎的社会片段和心路历程,起不到警醒人的作用。如果一定要说个意义,我想或许是在下次照镜子的时候,书里的观点会让我相信对面的是个人啊!一个理性的、有自我意识的人。
2020年4月22日,于北京四环小灰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