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中底部污染物来源主要有哪些?
藻类、微生物、浮游动物残阂(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原生动物),会沉淀到池塘底部。剩余饲料和粪便会累积到池塘底部。
藻类及微生物有沉淀的厌氧分解产生危害
藻类及微生物在水体底部的沉淀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养殖水体中生物量普遍在30-50mg/L。这些生物量相当于每亩池塘投放40-65斤湿物质,每天都在增加,这些增加的生物量每天都在以一定的概率沉淀在池塘底部,对底部环境造成污染。一层层的叠加,后面的会逐渐将前面的覆盖,逐渐形成厌氧环境,这个厌氧环境会在硫化细菌的作用下产生硫化氢等毒性较强的气体。在特定的条件下硫化氢气体释放到水体中将会危害对虾的生长。严重导致对虾肝胰腺受损,肝胰腺发黄、发红、发黑,肝胰腺坏死。
特别是在放苗10-15天这个阶段产生危害。尤其是新池塘或者每天清除淤泥的池塘,这些池塘底部土壤松散,吸附能力弱,在厌氧层形成后非常容易向池塘中逸散。
所以放苗7天左右一定要对池塘底部用底改颗粒及时进行处理,提升池池塘底部氧化还原电位及时打破池塘底部厌氧层。之后每7天处理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