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有人说,学佛要先学做人,所以,学佛一定要先学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这样的说法对吗?
答:这样的说法不对。
学佛要先学做人,这没错,佛是人成的,学佛本身就是在完善人格,人做圆满了,自然就是佛了。所以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圆,是名真现实。什么是做人的圆满?就是我们的福德与智慧都圆满了。
但是做人要圆满,或者说学佛成佛,并不需要依靠传统文化(我们一般说的传统文化,就是指儒家学说)做为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以下五个理由:
一,佛是印度人,印度并没有中国儒家文化,但是一样成佛了。除了印度,像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家,也没有中国儒家文化,可是从古至今,学习佛法而成为圣人的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学佛成佛,不需要学习中国儒家文化;
二,佛是圣人,世间出世间的功德和智慧都具足。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只是世间的圣人,而且是后人推封出来的,如果从佛法来说,他连小乘的初果圣人都没有达到。以他这样的思想境界,所宣说出来的学说,怎么可以做为学佛的基础呢?既然不是学佛的基础,学佛为什么要先学传统文化呢?
三,儒家学说,是在孔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适应不同时代的需求,吸取各家学说慢慢建立起来的,这样的思想,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它并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改变,但是儒家学说,它的思想并不适合每一个时代,而且是一直在结合时代需要不断变化的。以不是真理的思想,去做实践真理的基础,这就像是用做铁器的原料,用来做金器的底料,这符合道理吗?有人说,那台湾某某老法师说:释、道、儒三家的道理都是圣人说的,圣人说的都是同一个理。那说明孔子说的也是真理啊!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只能说,那是他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佛教。因为佛陀从来没这样说过。知道真理定义的人,都不会这样说。
四,也许有人会说,那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和佛教的五戒是相通的啊。做好儒家的五常,不就是类似做好佛教的五戒吗?
如果只是从粗浅的文字来说,这看起来似乎一样,但深入的看,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儒家的仁,主要是针对人来说,就像目前很多学习传统文化的人会学的《弟子规》里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的爱,主要是爱人,可没说要爱其它的动物,儒家也有以动物祭祀天地、祖先的礼,由此可知,儒家爱的对象主要是人。而佛教五戒的不杀生,对象可不仅仅是人,上至诸佛菩萨,下至蚊虫蚂蚁,都是戒杀的对象,都是佛弟子要爱护的对象,这跟儒家的仁比起来,能一样吗?其它四条就不繁述了。
既然儒家五常跟佛教的五戒不能相提并论,那儒家学说又怎么可以做学佛的基础呢?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佛教的五戒和儒家的五常能相通,那直接学习佛教的五戒不就很好了吗,何必要绕个弯跑到儒家那里去浪费时间呢?这不是很傻的事情吗?也许又有人会说,因为很多人容易接受儒家学说,不容易接受佛教的思想,所以以儒家学说来接引他们进入佛门。这样的说法基本上是忽悠,不切实际,一个人如果有善根,就算不接触儒家学说也能信受佛法,一个人如果善根不具足,就算是接触了儒家学说,也不一定能进入佛门,从我个人这么多年接触学习传统文化的居士来看,从儒家学说接引进来的人,大部分还停留在儒家那里,而很多原本学佛的居士,反而被儒家学说给度化了,现在孔子是他们天天膜拜的圣人,而佛只是心中偶尔想起的圣人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子?《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学习儒家文化的人,跟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初发心本来就不同,最终的结果又怎么可能会一样呢?虽然有些人的发心也有转变的可能,但这很难,毕竟先入为主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
五,儒家学说和佛教的目标不同。儒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能不能达到先不说,反正儒家的目标是这样子。
佛教的目标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既要自己觉悟真理,也要帮助别人觉悟真理,最终令自他都圆满福慧,成就解脱的安乐。儒家的目标是世俗的,最终是要平天下,天下的平是一时平,是表面的平。佛教的目标是出世的,最终是成佛,成佛是永远的佛,是表里如一的佛。这完全是二条不同的道路,就像是一个人要往南,一个人要往北,往南的人,怎么可以以往北的路线做为基础呢?
由以上理由可知,学习佛法,并非要学习儒家文化,也不是一定要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说要学好儒家文化才能学佛,这完全是一种邪见。如果说要学好儒家文化才能学佛,那你一辈子也没法学佛,从古至今,有哪个人敢说自己学好了儒家文化呢?佛教里面,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世间和出世间的道理,都讲得非常圆满了,哪里还需要什么儒家文化作为基础呢?这只不过是弘扬儒家文化的人,为了抬高自己的学说,忽悠更多人来学习儒家文化的一种方式而已。
问:那师父您是不赞同弘扬儒家文化了?
答: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儒家文化对于世间道德和社会秩序,有它积极的一面,我并不反对弘扬儒家的优秀文化。但是,弘扬儒家文化,就应以正统的儒家学说去弘扬,不要借着佛教的旗号,去抬高自己,忽悠不懂的人。学习佛法的人,应该好好学习佛法,不要一边说自己是佛弟子,一边却满口都是儒家学说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