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母亲能写下如此详尽的回忆录实属不易,我想她并不只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纯如,记住纯如,更是一个母亲对女儿的一种思念,她见这种思念转变成文字。也许纯如不完美的,但是在张盈盈心中,纯如便是她的灵魂,我完全能想象出,当得知纯如离去的那一刻,她的内心是如何的空旷。身体被掏空,无力感遍布全身。
我是没有资格去评判他人的生活的,但我想将我所感受到的记录下来。纯如从小便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子,或许是家庭教育的缘故,纯如从小便与同龄人有不同的思维与思想,她生活在科学氛围极浓的家庭中,处于世界感知期的纯如提出的问题基本都会得到满意的解释。她的父母都是华人,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她爱生她育她的美国,也爱有着传奇历史的中国。中西方文化的熏陶无疑使她与同龄的美国小孩不同,她感性理性并且追求自由。回忆录中不止一次的提到纯如不喜欢随大流,她喜欢与众不同。小时候还经常被同学嘲笑,这使她一度的感到自卑。这让我感触颇深,原来思想早熟的孩子不善于与同龄孩子交谈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由于她们的自尊心被伤害了,好在她的父母给予她更多的鼓励。每个人都是一个独自的个体,父母要做的并不是告诉孩子们怎样去做更好,而是尽可能的尊重并教会她们如何自己去做决定。
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去阅读这本书,看完后,我的脑海了充满了张纯如这三个字。我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或许这三个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过高吧。
我觉得纯如是幸运的,她有一对开明的父母,帮她解决分析问题,却从来不会对她的决定提出反对意见。在她忙于写作,忙于报刊,忙于工作之余遇到了她的追求着,虽然书中没有对她们的爱情史没有过多的描述,我想纯如的爱人对她的成功也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吧,纯如是个价值主义者。她绝不会将时间浪费在华而不实的东西上,甚至是她的婚礼,她也没花太多的心思。还告诫正在为她筹办婚礼的母亲要多休息,不必为婚礼担忧。我非常地崇拜纯如,她总能为自己设定目标也总能按期完成。
不过纯如将生活过的太累了,一生很长,但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正如纯如母亲所说的纯如过于急躁了。她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从出生开始便是如此,令我不解的是,她内心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纯如她自己都不太清楚。
每一个时代,每一种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没有相同性格的人。正如乐嘉创办的彩色性格,虽只有四种颜色,但经过组合,却可产生无数种性格类型。纯如是个非常健谈的人,她通过写作与更多的人交流,这使她感到开心。但过于沉迷写作或许对纯如的灵魂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吧。她是善于思考的,总会有一些其他人无法理解的想法,或许这使她她苦恼,但是没有人可以帮助她解开心中心中之结,即使是最了解她的父母,毕竟他们不是她。
不管如何,我将永远记住这位女子,不仅仅是因为她让南京大屠杀重见天日,更是因为她骨子里的坚忍不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