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老师从《一本红色的写作书》上对总结了8条写作建议,我就选三条最有感触的说说。
去支撑所说的内容。
这个主要是说要言之有物,有深度。
就像小朋友认识这个世界的顺序一样,先从具体的、常见的事物开始,比如蔬菜、水果,慢慢过度到抽象的事物,比如时间和心情。
我想其中的原因,就是具体的事物,看得见,摸得着,认识起来方便快捷,共识度高,一说苹果就知道那种脆甜、发红的北方果子了。而认识抽象的,就要依托具体事物了,比如时间,粗略估算可以从太阳的位置、肚子咕咕叫等,准确的,就得从各式计时器来读取。
说清了“是什么”只是第一层,大部分人的思维习惯就是“然后呢?”或者“你要干啥?/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个?”,所以要想粘住对方的吸引力,还需要深化。
孩提时个个都是“十万个为什么”大王,这说明追根究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可随着我们长大,面对的竞争和压力多了起来,慢慢体会到,总是问“为什么”,不一定得到答案不说,还蛮招人嫌的,我们就不再轻易开口去问,但不代表我们不想知道,相反,只是乖巧地掩盖了自己的好奇心,把一个个问号放到了心底,要么转身找相熟的人来解开,更多时候自己造个“答案”完事,比如“她身材样貌工作处处好,现在还单身,一定是太挑了,这些个小姑娘啊”。还有些问号,被扔到了记忆的深处,直到下次再遇到,新账旧账一起算。
说了这么多,就是说,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写东西,最好帮人家满足了。
让例证个性化。
现在人们都很喜欢去别人熟悉的地方旅行,原因就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这是记忆的特性决定的,太熟悉了,就容易不上心,容易忽略。
要想让别人留意,就需要个性化的例证。
记得早年看个故事,清一色的黑色工作服人群中,一个人穿红色,然后就被迅速提拔了。原因就是老板视察时,要派个活儿,黑压压一片,只有那个红色的人与众不同,方便指认啊。
这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让我每做一件事,就贴上自己的标签,能不能出众不说,起码不浑水摸鱼,也不在不知情时就替人背锅。
砍断长句。
越来越快节奏的今天,人们对于看书、冗长电视剧越来越不耐烦了,替代的是碎片化阅读,付费听书(还要加倍率),抖音和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各式“爽”剧遮天蔽日。
“咪蒙”被封之前,我也是三天两头的常客,那情绪的饱满,拟声象形,短短的句式,读起来的确很过瘾,就像愤懑的时候,到操场上冲刺跑一阵似的,停下来周身舒爽。
给我写作很大启示,虽不能一步到达,但心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