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认为设立目标,设置得越具体越好。例如背单词,每天规定自己背诵10个。今天读了《细节》中第16小节,书中说其实将目标值设定得成浮动值更好,让人更容易坚持下去。
营销学教授毛拉·斯科特和斯蒂芬·诺里斯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一家健身俱乐部李,将愿意参加为期10周的减肥项目的成员分为了两组。对照组的目标是每周减掉2磅,浮动组的目标组是每周减掉1到3磅。
10周结束后,浮动组平均每人减掉了2.67磅,对照组平均每人减掉了2.2磅。可能这两个数字差别不大,但是两组人愿意继续健身的态度差别很大。对照组只有50%的人愿意参加这个健身减肥课程,而浮动组愿意继续参加的人达到了80%。
神奇不神奇?那么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
研究证明,要想让人们实现目标,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挑战性和可实现性。将目标设置为浮动值,符合这两种条件。举个例子,假如设定每天背诵7到10个单词,如果想挑战的话,就背诵10个单词;如果想偷偷懒,可以背诵7个或者8个单词。
对于毅力强的童鞋,可能这没啥。但是对于计划坚持不下来的童鞋,可以试试这个小技巧。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中国老师对学生的评分方式。中国老师给学生的试卷评分,都是直接给出分数,而外国老师一般都是分几个挡位,如A、B、C。我不知道外国教育系统有没有参考上面的这些研究,但是将分数分几个挡位要比直接给分数要好。
一个学生考了90分,但是最高分是99分,学生可能觉得自己还不是最优秀的;而分挡位,考了90分和99分,都是最优秀的。90分和99分的差别有时候真的没有意义,但是很多学生为了从90分到99分,真是受尽了磨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