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时23分,迎来“冬至”节气
我们迎来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
冰益壮,地始坼
自此进入隆冬时节

冬至又叫“冬节”
是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
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人们在这一天祭祖,彼此贺冬
所以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古人看来
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
此时的物候也符合着
古人对阴极阳生的理解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
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
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
并且温热

自冬至开始
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
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
生动形象地记录
冬至到来年春分的物候变化
比如华北地区就有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而江南地区则流传
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冬至是健康“储蓄”的好时节
宜潜阳补温,敛阳护阴
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
保持畅达乐观的心态
注意保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

冬至里最为普遍的风俗
便是吃饺子了
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其实,不管吃什么
都是图一个节庆和轻松

苦寒时节里,寂静独处中
倒是给人更多空闲
打磨心性,品味时光
六阴消尽一阳生。
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
阳数足,化龙升。
元代尹志平的这首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就道出了冬至的时令规律
阐明阴阳转化的自然玄机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而白居易笔下的《邯郸冬至夜》
则多了几分游子的情思
“抱膝灯前影伴身”是乡愁
“还应说着远行人”是幸福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在杜甫的《小至》里
则可以感受到诗人舒畅的心情

冬至,春之先声也
寒冬虽然渐行渐近
但在呼啸寒风中
依稀可以听见
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

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冬日里
总结一年的收获
迎接新年的到来
转载自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