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三五月模拟考,开考前看到考务办公室分好的语文试卷,仍不住拿起浏览,第一道题是长长的现代文阅读,两篇文章占了两个版面,这样的“下马威”够狠,作文有5份材料,契合到了建党百周年主题,忍不住立马抓拍,转拍给在别校任教高三语文的妻子,即时收到一条指令:与学生同考!
我犹豫了一下,有些为难,心底不愿,转而一想,平时不是讲要挑战自己,尝试不愿做的事情就是挑战自己,于是坚定的回复了OK。
拿份试卷跑到办公室,8:56正是发卷时间,便将手机调至震动,抓紧开始答题。
现代文阅读是学生时代就不喜欢的题型,边读信息边划重点,快速读了两个版面的内容,感觉读过就不记得了,做题时又得回到原文去找信息,手忙脚乱,选择题能去除一到两个选项,但答案不敢确定。
学生时代老师教育:“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时间也不允许我去过多纠结,于是便狠心选择一个自认为最有依据的选项,头也不回的往后推,心底里认定,这便是真正的考试。
如今的试卷太复杂了,长长的信息阅读,做了几道选择题,立马接着是文章分析,或要点提炼,或文言文翻译,选择与填空穿插,让人做着实在不爽。
记得读书那会,我们的试卷多“科学”,150分的卷面,基础知识选择题60分,现代文阅读和小作文30分,大作文60分,一种题型接一种题型来,是“单项比赛”,哪里像如今变成“混合比赛”,做着做着就打起了退堂鼓。
做到文言文阅读时,感觉好了些,虽多年不曾拾起,但大概的读懂,语感语义的把握还算有底,有选择题答案自己能确定,翻译部分感觉意思基本能答出来,至于个别字的推敲那便只能写个大概。
默写和句子填空感觉还好,题意理解不算难,便一口气工整的在答卷上写满,继而回头将选择题答案规范填涂,之前每次考试前指导学生:选择题答案边框涂黑涂满,文字题每分必争,不留空白。怎么着,我自己也得这么做到吧!
完成答卷第一大版,一看时间10:35,用去了85分钟,比学生时代要慢了不少,因为后面的大作文是硬骨头,不留足时间是肯定干不过的。
这时有同事找签字,有同事紧急事宜交流了一会,考试的那股劲一下就泄了,加之这样的材料作文远非随意写作比拟,我又一次燃起了放弃考试的念头。
将问卷情况和第一版答题拍照发妻子,回复的是一个问号,我知道是问作文怎么了?答应做的事,是绝不允许不了了之的。果然,我将空白的作文格拍照发去,立马收到回复“什么鬼”,我莞尔一笑,心里早就坚定了要将硬骨头得干下去。
认真读了材料,是主旋律类型的文体,材料也算熟知,我知道这种文章肯定能够完成,读懂题意后,我快速的拟定了标题。我知道自己的短板,没有刻意的训练,无法快速的提炼出三个分论点,文章也便不能得高分。那边在主题方向的正能量、契合主旋律、首尾有呼应、把握干净整洁的卷面等方面避免失分,甚至赢得印象分着力吧!
确定方针后,我捋了捋思路,便一鼓作气的写了起来,虽然11:30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正式考试已经判负,我仍坚持继续完成,当最终字数停留在950字区域附近时,文章画句号收尾,此时考试结束已过近20分钟。
这是一次临时起意的安排,期待,挑战,畏难,坚持,最终还是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不算成功,我估计分数也不会高,但我肯定自己的是,能比以往有更从容的心态去挑战难的事,能在退却是一次次选择坚持,能在条件不够时创造条件做最好的完成,花了几乎一上午时间做这么件“没意义的事”,我觉得真值!
人生需要有太多的刻意为之,因为值得所以刻意,正如之前自我勉励:走出舒适区,遇见更好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