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5岁清贫老人捐款南开大学3500万:真正的富有是什么样子?

95岁清贫老人捐款南开大学3500万:真正的富有是什么样子?

作者: 人生研习社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20:39 被阅读0次

    近日,南开大学官方消息宣布,

    95岁的叶嘉莹先生再次向南开捐赠1711万元,

    就在2018年6月就是去年6月,

    94岁的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个人财产1857万元,

    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累计捐赠额达到3568万元。

    她的举动,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致敬。

    也令我对这位老人的真实身份和捐款的初心越发好奇。

    叶嘉莹先生何人?

    这位白发苍苍、从容优雅的94岁老人,

    并非像我们以为的是一位富豪,

    她是中国一位著名古典诗词研究专家、UBC大学终身教授。

    本以为是坐拥千万的富豪随手为之,

    却不料是一位真正专心治学的先生所捐赠。

    这个身份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仔细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叶嘉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

    教学生涯长达70多年,

    白先勇、席慕蓉、陈映真都尊称她为老师,

    足见其在文化界的地位尊崇;

    她还在外国大学用英语教授唐诗宋词,

    凭一己之力传播传统诗歌文化,

    让很多外国人也爱上了古诗,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叶嘉莹先生总共执教70余年,

    其中有38年是在南开。

    这样一位慷慨无私,勤勉治学的先生,

    却不能被我们熟知事迹,实在可惜。

    当我对先生的事迹了解的越多,

    对先生的敬佩之情就越加浓烈。

    这样近乎完美的人应该被世界温柔以待,

    可说句实话,叶先生的人生不仅不太顺利,相反还一生坎坷。

    1924年(民国十三年),叶嘉莹出生于旧日北京一所老四合院里。

    她是满族后裔,和清朝大词人纳兰性德同属叶赫那拉氏。

    叶家是书香世家,她的伯父国学修养尤为深厚,

    伯父并没有儿女,对于从小聪明好学的侄女疼爱有加,

    伯父经常抱着年幼的侄女坐在竹椅上,为她谈诗讲词,

    年幼的叶嘉莹睁大了眼睛细细听着,

    那些诗词的美好如涓涓溪流一点一点流入她的心田。

    在她读初中时抗战爆发,北平陷落,家里和在后方工作的父亲失去联系。

    当时的家中由母亲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

    叶嘉莹将母亲的辛苦看在眼里,

    所以主动的将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就这样的到了1941年夏天,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

    这对家里来说是为数不多的喜事。

    可同年9月辅大才开学,噩耗就传来,

    她的母亲因子宫生瘤,在医院手术后不久就去世了。

    叶嘉莹悲痛难当,她才刚刚二十出头,却已经失去了母亲。

    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字字血泪,句句动人。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还有两个弟弟需要照顾。

    当时已是沦陷时期,生活艰苦,

    伯父一房并未与他们分居,家里的佣人都遣散了,伯母不得不亲自操劳家务。

    从那之后她的伯母空闲之时手握书卷,吟咏诗词的场景就见得少了许多。

    在大二这一年,她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那位老师。

    顾随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不仅诗词造诣极高,更能学贯中西 。

    凭借自己对于诗歌的敏锐感悟,为学生们一一讲解诗歌本质。

    先生对诗歌的研究和讲述,深深地震撼了叶嘉莹。

    她非常敬佩顾先生极为高深的诗词修养,

    更羡慕他对诗歌似乎是天生就有一种极为敏锐的禀赋,

    顾先生对于诗歌的研究之精深大大影响了当时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叶嘉莹。

    年轻的叶嘉莹那时的心里便已种下了一颗诗词的种子。

    1945年夏天,23岁的叶嘉莹大学毕业,

    开始了自己中学教师的生活,

    可能是她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感染了学生们。

    听讲学生也对国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陆续有朋友和学校邀她去兼课。

    教国文的叶老师名气也慢慢变大,

    最多的时候她同时教了三个中学共五个班的国文课,

    一周总共三十个小时之多。

    当时的情形下,兼课的工资不仅不高反而十分低廉。

    但是叶嘉莹不在乎,看到这么多学生热爱传统诗词,

    每天沉重的工作量对她来说也甘之如饴。

    年龄渐渐大了,伯父伯母也开始催促她早日结婚成家。

    可叶嘉莹虽深谙诗词歌赋中的儿女情长,却对现实中的爱情近乎陌生。

    在大学期间,她就很少和男生讲话,有男生给她写信,她也从没回过。

    至于原因,叶嘉莹引用了吕碧城的一句词:

    “不遇天人不目成”

    每个少女对于爱情最初的美好幻想大抵都是如此吧。

    一定要遇到无可挑剔的人才能在一起,而这场等待大多都没有结局。

    最后她决定嫁给当时的国民党海军文职人员赵钟荪。

    只是觉得赵钟荪对他不错,而且因为她的原因丢掉了工作。

    事后叶嘉莹谈起当初结婚的决定,都笑称自己“有点傻瓜”。

    于是,在1948年的春天,26岁的叶嘉莹离开故乡北平,赶赴南方结婚。

    谁知此一去之后,等待她的乃是一段极为艰苦的遭遇。

    1948年结婚之后,叶嘉莹便随丈夫迁居台湾,

    到台湾不久他们就遭遇了风声鹤唳的白色恐怖。

    她的丈夫因为被怀疑“通共”而入狱。

    那段时间的她担惊受怕,整日为丈夫的事情奔走,心力交瘁。

    第二年,正在中学教书的她,和自己尚不满周岁的女儿,

    还有学校校长和几位同事一道也被抓进了监狱。

    半年过去了,因为没有足够的凭证。

    叶嘉莹与女儿被提前释放。

    但出狱之后学校回不去了,工作没了,收入没了,连宿舍也没了,瞬间成为无家可归的人。

    无奈之下,叶嘉莹只能打着地铺借住在赵钟荪的姐姐家里,

    并开始在私立学校兼职教书以养活自己和孩子。

    她独自一人维持着这个家庭。

    三年后,她终于等到丈夫出狱,

    她本以为自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但此时的赵钟荪却性情大变、变得脾气暴躁,

    稍有不如意便将情绪全发在叶嘉莹身上。

    赵钟荪自那之后,工作也不稳定,

    长时间地待在家里待业。

    为了养家,纤弱的叶嘉莹不得不打好几份工来维持生计,

    长此以往,她因为劳累患上了哮喘,

    深受病痛折磨的她常常夜不能寐,

    最绝望的时候,叶嘉莹甚至考虑过:哪种自杀方式最不痛苦?

    幸而,即使在这个时候,叶嘉莹也没有放弃诗词。

    当她读到王安石的一首诗不禁振作起来。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

      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她开始理解他的丈夫,

    就像一片掉落的瓦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幸的遭遇,

    正如他的丈夫也可能有许多不能言的苦衷。

    她只能默默承受磨难,但绝不能被打倒。

    这是她第一次察觉到诗词能够成为支撑她走过困境的一种力量。

    就这样平静又艰难的度过了许多岁月,

    她一直没有放弃对于传统文化和诗词的热爱和研究。

    天无绝人之路,她的坚持使事业有了新的转机。

    1966年,42岁的叶嘉莹被邀请到美国哈佛大学及密歇根大学讲学。

    此后,叶嘉莹又接受了加拿大UBC大学的聘请,

    他们一家人得以顺利在温哥华定居下来。

    她以为下半辈子能够就这样安稳平淡的度过。

    可生活对她也许太过苛刻,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破。

    1976年,叶嘉莹的大女儿及其丈夫双双遭遇车祸亡故,

    52岁的叶嘉莹,不仅失去了陪她度过余生的丈夫,

    更要接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现实。

    连她的小女儿也两度患上乳腺癌,病魔缠身。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叶嘉莹彻底崩溃,

    她曾一度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人接触。

    最终,仍是诗词将她一点一点地从绝境中拉出。

    经历过种种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

    但叶嘉莹始终酷爱古典诗词。

    因为这些诗词她才能拥有力量和勇气度过一次次难关。

    叶嘉莹说:

    “我是一个对于精神、感情的痛苦感受较深,而对于现实生活的艰苦则并不十分在意的人。

    我之所以喜爱并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召唤。”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是叶嘉莹先生在采访中多次提起的一句诗,

    一生坎坷的叶嘉莹熟读诗词,她对人生形成了自己的感悟:

    生命中的一切,该走的就让它走吧,不必强留。

    朋友、亲人、权势、地位,很多东西皆应如此。

    生命就是一个从拥有到失去的过程。

    既然万物都是“应尽的”,那就应该始终怀着平静之心,

    过好当下,珍惜现在才是。

    叶嘉莹先生不断的在古诗词领域取得成就,

    离不开家族对她的文化的熏陶,

    也离不开本人对于诗词和文化的天赋,

    更离不开的是叶嘉莹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治学。

    她在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

    成为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然而,叶嘉莹心里清楚,当年她是不得已才离开中国大陆,

    她的根始终在中国,传统诗词的根始终在中国,

    不管她在外面取得多少成就,终究也只是一名漂泊客。

    所以当1974年加拿大和中国刚刚建交的时候,

    她就迫不及待的申请回国探亲,

    并且一口气写了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

    之后在1979年,55岁的她申请回到国内大学去教书。

    当时国内条件艰苦,叶先生自愿免费授课,不拿一分工资。

    她先回到北大教书,后又受邀到南开大学授课。

    除此之外,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湖北大学等几十所著名高校都留下了叶嘉莹的身影。

    30年来,这位年逾五旬的老人独自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往返大洋两岸,

    一心为她所热爱的中国古诗词做出努力。

    从1982年出版《迦陵论词丛稿》,到2007年推出《迦陵说词讲稿》。

    叶嘉莹完成的研究诗词的专著迄今已有三十余部。

    其中的困难和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老人从未提下她略显蹒跚的脚步,

    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发现中国古诗词的内涵和力量,一切都很值得。

    2015年,年逾90的叶嘉莹卖掉了加拿大温哥华的住宅,从此定居南开。

    回国后,她宣布将自己的所有积蓄、藏书、书画,全部捐给南开,并设立迦陵学术基金。

    2017年,叶嘉莹先生登上《朗读者》舞台,诉说自己和诗词的故事。

    2018年,她已完成初期捐款1857万元人民币。

    2019年5月12日这天,95岁的加拿大籍华人叶嘉莹宣布,再次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人民币。

    加上此次再捐款,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

    两次捐赠三千五百多万,但是叶嘉莹本人的生活却极度节俭。

    2012年,一位中国学者寄宿在叶嘉莹先生家,

    这位学者观察了叶嘉莹先生每天在温哥华的生活,

    一日三餐不过一些粗茶淡饭,

    只要UBC的亚洲图书馆开放,

    她都会到那里去研究和写作,风雨无阻。

    2018年,央视拍了一部纪录片讲述了叶先生的晚年生活。

    九旬高龄的叶先生如今独自一人生活,日常生活简朴非常。

    十年前不小心滑倒后,才请了位保姆,也只负责白天做做饭和打扫房子。

    纪录片播出后很多网友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凄凉。

    但也有人反驳道:腹有诗书、精神充足,她永远不会孤独。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她对于生活的选择常人觉得匪夷所思。

    但是她说,自己有诗词为伴,并不需要人陪。

    叶嘉莹先生坦言:

    “我不再追求世间私人的一切利益。这些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有诗词,她不会在乎身外的苦难。

    非淡泊无以明志,在叶先生眼里大概就是:

    世界都是身外之物,唯有诗词常驻我心。

    叶嘉莹先生说喜欢中华古典诗词,是她的天性。

    从诗词之中,她可以跟古人的理想和情怀有一种接触和共鸣,

    这是她对于人生最美好的理想,她不在乎身外的苦难。

    直到今日,已经95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依然在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和研究奔走。

    “打开一扇门,把更多不懂古诗词的人接引走进来。这就是我一辈子所做的事情。如果我没有尽到责任,我会觉得上对不起千古诗人,下对不起未来学者。”

    “我愿意将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95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依然坚守初心,执着地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

    因为诗歌,先生在最艰难的时光中看清了生活;

    因为诗歌,先生对钱财的态度变得无比淡泊;

    因为诗歌,先生的一生虽然十分坎坷却从来不失优雅;

    无论是关于生活,关于理想,关于失去,叶嘉莹先生都显得豁达通透。

    或许,这位95岁裸捐3568万,既简单又高贵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华人女神。

    读完叶先生的故事,有一个问题一直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富有?

    叶嘉莹先生的这3500万,全是自己一点一滴的积攒所得。

    3500万,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

    可是我在想,如果这个3500万在你的手里,

    你会过的比叶先生更加有意义吗?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腰缠万贯的有钱人,

    可很多有钱人,他们过得也并不那么幸福。

    社交网站上炫富的人千千万万,

    如果他真的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的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尊重,

    他又何必去舍近求远,甚至冒着风险招人嫉恨呢?

    比尔盖茨把资产全部捐出去就是完全无私的奉献吗?

    也不尽然吧。

    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人生来说意义已然不大。

    比尔盖茨捐出财产是在另一个维度去寻找人生价值,

    他得到的是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他追求的是个人对于世界的良性影响。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并不仅是什么儒家出于维护统治者权利的目的的倡导,

    实际上,从君子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方面来说,

    这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对周围对世界所作出的影响和奉献,

    不仅完整了个人的价值实现维度,

    更有助于每个人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所以,我写叶嘉莹先生这一篇文章,

    最后的落点会在富有上,

    什么才是真正的富有,

    单纯的财富维度的富有是单薄的,也是脆弱的,

    唯有在精神上,在人生意义上都能够充盈完整,

    才叫做真正的富有吧。

    关注个人公众号「人生研习社」:为您讲述不为人知的人物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5岁清贫老人捐款南开大学3500万:真正的富有是什么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zq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