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主持会议,两院院士齐聚一堂……在如此高规格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向中央汇报发言,不打官腔,不夸成绩。《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 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奋斗》整篇发言稿短短2010字,字句短促,而又充满力量,反映了任正非年轻时的军人风格。在这篇发言稿中,“杜拜法案”四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刚刚在王煜全老师的《中国优势》里面看到了这四个字。
华为过去是一个封闭的人才金字塔结构,华为已炸开金字塔尖,开放地吸取“宇宙”能量,加强与全世界科学家的对话与合作,支持同方向科学家的研究,积极地参加各种国际产业与标准组织,各种学术讨论,多与能人喝喝咖啡,从思想的火花中,感知发展方向,有了巨大势能的积累、释放、才有厚积薄发。任正非说:我们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我们还有一个战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钱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国“拜杜法案”原则,也就是说,受益的是大学。这样,从我们“喇叭口”延伸出去的科学家就更多了。
任正非提到《拜杜法案》,事实上,在2016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也曾表示,“美国搞过一个《拜杜法案》,这对美国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撬动作用。像这样的国际经验还要好好研究。”
1980年12月12日,美国国会通过的《拜杜法案》,也称《大学和小企业专利程序法案》,它的核心是确立高校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由参议员博区·拜和罗伯特·杜尔联合提交,该法案明确,大学、研究机构能够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解决了之前由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获得的研发成果,不仅收益权归政府,而且一切的后续性研发也不可以由发明人独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拜杜法案》把创新的主导者从原来的科学家变成了企业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拜杜法案》的意义比蒸汽机还要大,因为蒸汽机只是一项发明,而《拜杜法案》引爆了各个产业的科技创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