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在日更的日子里读读书吧

在日更的日子里读读书吧

作者: 海边漫 | 来源:发表于2023-10-16 06:38 被阅读0次

    很久以来,日更一直困扰着我,写什么?写多少字?写得出不出彩?日更,让我欢喜让我愁。

    特别是有一阵,不仅要求自己日更,还要求自己日更800字以上,这一来,完全就把自己拉进了水深火热之中。

    也不是800字写不出来,关键是写出来的那800个字,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上去,都不像自己写的,生拼硬凑,没有思想,更没有生机和活力,面目狰狞。不由想起那句话,你所爱的,必为所累。

    本来,每天好好过日子,上班下班,吃饭穿衣,老人孩子,相亲相爱,一团和气。日更以后,每天一睁眼,首先要想的是,今天的日更,更啥?更文,放在了第一;生活,倒放在了其次。

    也有一阵,想到一个办法,头天晚上,把第二天的更文写好。第二天起床,刷牙洗脸,把个更文一发,这一天就有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开始。

    这样的更文,必须建立在相对不忙的时候。不忙,又比较平淡无味,仿佛又没啥可写的,还是陷入日更更啥的困境。日子一天天过去,原先那些对文字的热情,也被日更折磨得消失殆尽。

    然而,此时,对自己还是不死心,还是充满期待。于是,这期待就搅得自己不可开交,坐卧不宁。仿佛只要不日更,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对自己,十二万分的失望。偏偏这时候,文友佳作不断,读之,余香满口,拍案叫绝。这时,会更加怀疑自己:同样的二十四小时,为啥人家写得出,你却写不出?或者,人家妙语连珠,观点新颖,认知不同凡响,而你写的却老调重弹,枯燥乏味?

    一万次问自己。

    生活,不怕别人对你失望,最怕的是对自己失望。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你问自己:半个多小时码800字真有那么难吗?

    直到有一次,我在露台上换一个花盆。一棵直径二三十厘米的吊兰,泥土之下的根须却布满了整个花盆,盘根错节,交叉缠杂,体积之大,根须之多,远远超过露出泥土,肉眼可见的那部分。之所以要换盆,实在是因为泥土中的营养已经吸收殆尽,须有新土输入,才能满足吊兰生长之用。那一刻,我的心里一动。

    日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倘若我的眼睛总盯着日更二字,就如同固定在花盆中的这棵吊兰,日子久了,养分没了,就会发枯发黄,直至凋零。

    我不想吊兰枯死,也不想自己枯死。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的思维也有潮起潮落。

    我切去了吊兰一半的根须,把盆中的陈土倒掉,装上半盆新土,放进吊兰,再倒进另一半新土,浇上水,放在阳台上。过了两天,原先萎靡不振的吊兰,叶子次第舒展,生机勃勃了。到了第五天,更绽放了一个小小的花苞,发出淡淡的清香了。

    不过是去掉了一半纠结的根须,不过是培上一盆新土,不过是浇透了水,不过是新施了点肥,吊兰还是那棵吊兰,不过多给了它一点时间,它又焕发勃勃生机,更绽放出美丽的花来。

    麦家写有《读书就是回家》。在不写作的日子里,他读书,读书如同回家。就像毛姆说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们不用避难,回家,比避难要从容得多,轻松得多。在书的家园里,人要自在得多。读一本书,就是经历一种人生。阅读,给人带来了多种生命体验,生命乐趣。

    鲁敏的《虚构家族》,亦是鲁敏阅读的写照。那些难读和不难读的经典,鲁敏都读了。这些经典,滋润着鲁敏,也滋润着读《虚构家族》的人们。多读点书,再多读点,让你读的书,虚构成一个家族,你来做主人,你来做族长,运筹帷幄,安排内外。或者,就做一个被宠溺的孩子,任性恣意地读你想读,让那些人物画面,让那些故事情节,让那些文字段落,在你的心里疯长,一不留神,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余华的《文学或者音乐》,是他三十年的阅听史。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让他百看不厌,百听不厌,滋养着他的灵魂,抚慰着他的心灵。他说,莫扎特是令人羡慕的,当灵感来到他心中时似乎已经是完美的作品,而不是点点滴滴的启示,仿佛他手中握有天使之笔,只要墨水还在流淌,灵感就会一直飞翔。

    那么,就在日更的日子里读读书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日更的日子里读读书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dx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