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嬉笑怒骂的中国人

嬉笑怒骂的中国人

作者: 素素1 | 来源:发表于2020-08-13 14:48 被阅读0次

借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之大旗,宣传王志纲《大国大民》,完全是市场销售的把戏,引起网络一片骂声。不过,对于公正客观的读者,是从来不会被这种扯大旗作虎皮的行为买账的,他的心中,只有书好不好看,看不看得懂。

       说真的,我只是一名阅读爱好者,无意于对市场销售中若干不规范行为作出评价,仅就此书所展示的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确实与林语堂有了天壤之别,换句话说,这书适合作为预备读物,在读完此书后再读《吾国与吾民》,或许感觉能好一些,就好像过惯了穷日子,偶尔吃点肉鱼,感觉美滋滋,相反就会发现《大国大民》是一种浪费阅读时间与精力的行为。

      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切实感受到。不过,在感受之前,更多的是道听途说,比如说山东人爱称大哥,爱喝酒,但你真的在山东生活,就发现民风不再,这里也是很是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工作的,并不是酒里来酒里去,规则代替了义气,一方面说是时代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地域的融合。不是说,过去的民风淳朴不好,只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得太快,快得足以让我们忘记过去、放弃传统。

      没有辛酸的批判,就没有正确的认知。王志纲认为大国与大民不是一回事,此书意在启迪读者认知,从大国到大民是一段历程。不过,在全球化或许有些停滞的当下,大国与大民更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命运从来不是指一个人、一群人或者某一居住区域的人,而是指全球范围、至少也是全国范围的,所谓的命运共同体,无论多么强调,都无可厚非。

      不同省域的读者一定会从自己出生地的那章节读起。因为他想通过文字的叙述,合并同类项,感受一下读者是否真的有墨水。不过,很令我失望的是,即使对我出生地的描写,也是有些空洞乏味。历史上,可能我的出生地是那种印象,但是从我成长的几十年来看,王志纲写的很有通用性,换作别的省域也是适用的。

      王志纲自嗨时,难免失去了公正的评判。陕西、山西不能因为经济暂时落后了,就提及他辉煌的过去,相反,正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经济落后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代表社会的方方面面。王志纲是否去过大西北,读者暂且不知,只是他多少想为那些没有去过的读者呈献一些陈规固见。

相关文章

  • 嬉笑怒骂的中国人

    借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之大旗,宣传王志纲《大国大民》,完全是市场销售的把戏,引起网络一片骂声。不过,对于公正客观的...

  • 嬉笑怒骂

    嬉笑怒骂 我们内心波折 可我不喜欢这些 我早已不是我 ——原来那个我 情感丰富的人永远也学不会 是那些平静后 自己...

  • 嬉笑怒骂

    年轻的人们难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珍重。 所有的悲伤都不能感同深受。 我想起我告诉很多人我的梦想是战死沙场。为了想要...

  • 嬉笑怒骂

    深夜再读《论雷峰塔的倒掉》,不觉嘴边扬起一丝憨笑,因为突然想起自己当年学习这篇文章时的痛苦和傻帽。我们,...

  • 嬉笑怒骂

    有时会迷茫,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我爱吃面条他爱吃米饭,我喜欢花钱他喜欢节约,我喜欢饮食节制,他觉得食物就是生命,类似...

  • 嬉笑怒骂

    文|冬日暖扬 言之大:学识深厚,言浅意长;略有文采,咬字牵强;市井白丁,污言畅放。 俗之大:乡俗随之,两短三长;乡...

  • 嬉笑怒骂

    一女盼成名短装游走在街头 人群手机前鼓足勇气尬舞斗 男男女女假意欣赏她的优秀 旧地如重游东莞霓虹的腐朽 夜半清醒的...

  • 《北京法源寺》:人生是一次需要执行的单项选择

    李敖,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也许只有一个“狂人”的标签。他的嬉笑怒骂、豪放不羁多被解释为愤怒和反叛,稍微了解一点...

  • 禾砚北说成语:嬉笑怒骂

    嬉笑怒骂 [ xī xiào nù mà ] 【含义 出处】嬉:游戏。成语 嬉笑怒骂 比喻不论什么题材和形式,都能...

  • 嬉笑怒骂篇

    嘻 笑 怒 骂 hellan的小爱好,喜欢的朋友支持一下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嬉笑怒骂的中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gb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