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阅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读书会成立了。就我自己而言,参加的有朋友们组织的读书会,有教育系统的读书会,还有语文学科的读书会,这马上又多了一个工作室的读书会。
就我参加的读书会来说,形式都差不多。组织者选定一本书,大家开始领取领读任务,一天一个人领读,轮到自己领读的时候提前一天把内容领读好,第二天早上直接把音频发到群里就行了。有的会在发音频的时候写一些读后感,有的是直接把音频发进去。然后一个月后,会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之前因为受疫情影响,分享会一直采取的是线上的形式。现在虽然没有疫情了,但是为了随时随地组织起来,减少大家奔波的时间,还采用的是线上分享的形式。但是我个人觉得线上没有线下有感觉。
朋友们组织的读书会是自愿阅读书目,一个月来一次线下分享会,大家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收获。这个形式还是比较好的,大家是真正在读的。
其他的读书会感觉有点流于形式,好多人没有书,只是领取自己领读的电子版,然后读一下,其他的章节估计都没有看。而且人们都太忙碌,估计别人的领读也很少有人听。我觉得是很流于形式的,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有的读书会有打卡,但是打卡的人数屈指可数。感觉打卡有点麻烦,某个事情一旦成为负担,愿意做的人就会少之又少。所以,不必有太多要求,不然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少。
我所理解的读书会得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读书会里的成员每个人都要有一本书,这是读书会有效进行的保障。只有大家都有,共读活动才能进行。但是这个要求是有点高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买书的。而且一个月一本书,总是要求大家都买的话,也不太现实。二是读书会得成员最好固定下来,形式可以多样,但是人员最好形成一个固定的群体,这样大家比较熟悉,会有利于后期的交流分享。三是每期的交流分享时间应该固定下来,例如可以定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这样老师们也能心中有数。
读书会想要开得有时效,需要多方面考虑,确实很不容易。感觉现在好多读书会都有点流于形式,不过只要开始读了,只要有人参加,总是会有收获的。还是那句话,先完成,再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