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凿壁偷光的匡衡

凿壁偷光的匡衡

作者: 东东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7-07-18 08:14 被阅读0次

    凿壁偷光

    今天扒一扒匡衡。

    匡衡可是小时候学习的典范,凿壁偷光(或者为凿壁借光)是认真学习的楷模。先不管凿壁偷光的真假,先来看看匡衡的身世。

    匡衡的身世

    匡衡,字稚圭,小名鼎。东海承人(今山东郯tan城),又是一个山东老乡。家贫,世代务农,好学。主要生活在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时期。西汉经学家。官至太子少傅,丞相。位极人臣。

    匡衡的学问

    西汉儒学家有个特点,只说自己精通诗经,论语,春秋,易经,尚书其中之一,从来没看到过一个人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精通所有的儒家典籍。可能的原因有几个吧。一、儒家学者讲究自谦 。二、印刷术、造纸术还没发明,不存在大范围传播典籍的可能,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造成了典籍的缺失,西汉主要是处于恢复期,研究一门能恢复到老祖宗的地步已经不容易 三、西汉初期的几位皇帝并不重视儒家,执政者的不重视,也就造成了没有认真学习研究的动力。一直到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才走上历史舞台,刚刚兴起的儒家学习风潮,结果汉武帝的继任者,汉宣帝又不喜欢儒家,再次对儒家造成了打击,儒家真正确立为正统,是从汉元帝开始。四、孔子写的那些玩意,确实晦涩难懂。

    匡衡也不是一个儒家的全才,匡衡主修《诗经》。“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是说,只要讨论诗经,匡衡肯定来(鼎是匡衡的小名),匡衡为人说诗经,会让大家乐的不行。可以谈笑风生,可以禅道授业,匡衡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学究。

    匡衡很任性

    读书人吗,治家齐国平天下。匡衡也是,学习好了,就得出仕。匡衡参加了西汉的官方考试:射策,得中甲科。先解释一下这个名词,射策就是抓阄,主考官将考试题目写在竹签上,然后放到签筒里,让考生们抽签,抽到那个题目,就对那个题目进行阐述。然后根据回答的情况,分为甲科和乙科。分别授予高低不同的官职。但是,在考试中匡衡任性了一次。没按照抽取的题目进行作答,而是自己写了另外一篇,意思就是,匡衡跑题了。虽然写的洋洋洒洒,按照文章水平被授予甲科,但是毕竟跑题了。结果只被授予了平原文学的官职,大概就是一个县级的教委主任。针对这个结果,其他学子们开始替匡衡报冤,认为匡衡这么好的学问,去的地方太偏远了,没办法向他请教了,得让他留在京城。这事情惊动了汉宣帝,汉宣帝就让时任太子太傅的萧望之去测试一下,同为儒学大家的萧望之觉得匡衡诗经学的不错,但是汉宣帝不喜欢儒家,根本没把他当回事,维持原判。如果我是汉宣帝,我也维持原判,我出的题目,你居然跑题,那以后还怎么出题,大家都跑题算了。但是,这事情让当时身为太子的汉元帝对匡衡注意上了,喜欢儒家的汉元帝觉得匡衡的学问不错。

    匡衡不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儒生

    匡衡虽然是生于齐鲁,而且是学习的儒家经典,但是,匡衡并不是一个诤臣。不是那种为了真理抛头颅洒热血的形象。没有把自己的名节放在第一位。因此,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儒生。根据《汉书·匡衡传》的记载,匡衡有点怕事,而且还爱占小便宜。因此,这么一个位极人臣的儒生,后世也只拿凿壁偷光这种故事来糊弄小孩,并没有把匡衡摆的很高。将匡衡传总结如下:

    一、给皇帝上书都是不疼不痒的奏章,没有直谏。

    西汉的时候,很讲究灾异。就是有什么日食、月食、流星、地震什么的,都认为是上天对皇帝执政的警示。每逢遇到这种灾异,皇帝都会让大臣上书阐明灾异的原因,以及应该怎样改变。汉元帝时期,灾异异常多,在灾异之后,匡衡也上书陈述灾异。但是匡衡的奏章,并不是像同时期的儒生萧望之等人,写的那么直接,那么深刻。都是写的不疼不痒,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皇帝你要体恤百姓,轻徭薄赋。这种话,对那个皇帝都可以说,而且也没什么不对,不管任何情况下,百姓都是苦的。因为这个不疼不痒的奏章,汉元帝觉得灾异与他个人关系不大,很开心,把匡衡升到了光禄大夫,太子少傅。也就是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成帝刘骜的师傅。

    二、不敢得罪权贵

    敢不敢为民请命,得罪权贵,这是一个真正儒生的试金石,但是匡衡这一条也不符合。

    元帝在位时,中书令石显主持朝廷事务,从前任丞相韦玄成到匡衡都害怕石显,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到成帝初即位,匡衡才与御史大夫甄谭一起上奏弹劾石显,一一追究他的旧恶,并追及他的党羽。这时司隶校尉王尊上奏弹劾说:“匡衡、甄谭担任大臣的职务,知道石显等人独断专权,作威作福,成了国家的大害,但匡衡、甄谭不及时地上奏弹劾,惩罚他们,反而阿谀奉承,委曲跟从,附和下面,欺瞒皇上,没有尽到大臣辅助朝政的职责。上奏弹劾石显等人后,又不陈述自己对皇上不忠之罪,反倒张扬先帝任用颠覆国家社稷的坏人的过错,犯下不道的大罪。”

    我觉得王尊说的很对,虽然也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种识时务的做法。但是匡衡是皇帝的老师啊,怎么可以以这种心态来教导自己的徒弟呢,怪不得汉成帝成为一代昏君。直接葬送了大汉王朝。原来师傅就不行呀。

    虽然王尊上书弹劾了匡衡,匡衡也觉得有道理,自己诚惶诚恐。但是汉成帝还是很体谅自己的师傅,让师傅不要担心。这些都没啥,继续好好的做你的丞相。汉成帝早期其实还不错,直到自己遇到了赵氏姐妹,搞得自己无后,把大权彻底交给了自己的母亲的娘家人,就是王氏家族。汉成帝之后,经历两个短命的皇帝,汉哀帝和汉平帝之后,大汉江山就彻底的交给了王氏家族。可悲啊。多说一句,赵飞燕。赵飞燕在汉成帝死后,还活的很好。汉哀帝时期,还被尊为皇太后。直到王莽彻底掌权的汉平帝时期,赵飞燕才被逼自杀。

    三、爱占小便宜

    上面的那个事情,如果还可以用明哲保身来搪塞的话,那么这个事情就让匡衡彻底的身败名裂了。

    从汉武帝任用公孙弘这个平头百姓,没有战功的丞相开始,西汉之后的历任丞相都可以没有战功,而且可以封侯。这与汉初完全不一样。之前的历任丞相都有战功而且在当丞相之前都已经封侯了。

    匡衡也没有战功,因为担任过储君的老师,又担任了丞相,因此匡衡也得以封侯。但是在分封的时候,把界限给搞错了,画地图的人犯晕了,多给了匡衡一点封地。匡衡自己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并没有主动交出,还堂而皇之的接受,隐瞒。在随后自己被加封之后,地图重画的时候,还想继续保留原先的赋税。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匡衡被逮到了把柄。被狠狠的奏了一本。匡衡也因此被免官,最后死于家中,再也没有被起用。

    四、匡衡没有著书立说

    匡衡的官没当好,如果能留下什么典籍,也可以流芳百世,但是匡衡的学问都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纸上。或者匡衡的水平还没有到开宗立派,著书立说的地步。

    通过以上四点可以说明,匡衡不是一个好的儒生,最起码不像同时期的齐鲁儒生。跟匡衡差不多同一时期的老乡萧望之就是另一番景象。萧望之兰陵人,这个兰陵在今天的枣庄,并不是今天山东临沂的兰陵县。萧望之在被诬告之后,汉元帝也想只是小小的惩罚一下萧望之,让萧望之并那么的正直。但是萧望之不会认错,因为自己没错,而且也不会向那些刀笔吏低头。萧望之直接自杀了。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也说明自己不可以被侮辱。在南朝的史书上说萧望之是萧何的六世孙。唐朝的颜师古在注解汉书的时候,认为这种说法是胡扯。我觉得也是胡扯。在东汉的班固写汉书的时候,并没有说明萧望之是萧何的后代,如果真是萧何的后代,以重视出身的中国人来说,肯定是大书特书。就像《三国志》在写曹操的时候,开篇就写,曹操是曹参的后代。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是出身很重要。据说,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中提到的兰陵美酒就是萧望之的家酿。

    凿壁偷光是真的还是假的?

    关于凿壁借光这个故事,在《汉书》这种正史中并没有提到。这个故事出自《西京杂说》,这本书的作者现在还没搞清楚。一种说法是西汉末年的刘歆。一种说法是晋朝的葛洪。如果是葛洪那都过去几百年了,葛洪写这个跟胡编差不多。如果是刘歆,按理说处于西汉末年,跟匡衡间隔也就几十年。但是书名是《西京杂说》,即使是刘歆的大作,但是恐怕也是在传谣。从出处这个故事就存疑。另外,从实际情况出发,恐怕这事情也是假的。匡衡那会看的书都是竹签啊,反光并不好。如果只是凿了一个小洞,估计什么也看不清楚。如果想看的清楚,那起码得弄一个跟碗口一样大的洞。你想想,弄一个这么大的洞,邻居能不发现啊?匡衡这明明是偷窥啊。邻居晚上还怎么睡觉啊?!个人觉得,凿壁偷光这个故事,看看就行,别当真。

    另外,看这些事情的时候,最好看原著,别看百度百科。百度百科可信度太低了。

    最近实在是太忙了,没白没黑的工作了一个月了。接下来还会写:汉宣帝捧杀了霍光家族、西汉:儒与道的碰撞、点评西汉的诸位帝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凿壁偷光的匡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jc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