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诗人拜伦曾评价说:“《堂吉诃德》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则越使人感到难过。”
少时的我也嘲笑过这个落魄的骑士,但如今回头再看,却对他多了一份心疼与理解。
天地之大,容不下的何止是堂吉诃德的卑微梦想,更有跌跌撞撞一路破碎的我们的理想。
曾想去看诗和远方,奈何囊中羞涩,只能在心底悄悄勾勒外面世界的模样。
想以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偏偏却活成了为事业奔波、向生活妥协的俗世庸人。
现实与理想就像天平两端的筹码,越发长大,就越能感受到天平在生活重压下的倾斜。
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我们腹背受敌,已然身不由己,力不从心。
生活的残酷之处就在于,让你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中,渐渐泯灭了初心。
曾看到网上有人问,400多年来,我们为什么总是乐此不疲地讨论堂吉诃德?
有人回答说:是因为,他能够在屡屡受挫的现实中,永远不放弃高洁与执着。
他追逐不会成真的梦,遭遇他人的奚落鄙夷,依旧坚定无畏;
他跋涉无人敢行的路,在绝望与希望间挣扎,永远一往无前。
堂吉诃德如同一面镜子,一面凸显自己,一面映刻你我。
走近他,你会明白,再卑微的人,都有逐梦的权利;
读懂他,你终会相信,管他山高水远,道路曲折,我们奔走过,努力过,足以不负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