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希腊时期从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线索分析

古希腊时期从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线索分析

作者: 草芯 | 来源:发表于2018-05-28 23:35 被阅读0次
    古希腊时期从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线索分析

    古希腊自然哲学思考的问题是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怎么成为这个样子的?他们寻找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即始基,他们通过复杂变化的感性世界中寻求背后的永恒实体,但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现,无法从感性世界中寻找永恒的事物,于是哲学试图跨过感性的台阶,在理性中寻找世界存在的原因,寻找事物存在的真谛。

    一、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的准备

    (一)古希腊世界本原学说(始基哲学)

    古希腊哲学的开端——伊奥尼亚早期的自然哲学学派,认为必有一种单一的宇宙物质,万物产生于它又复归于它。这是伊奥尼亚学派自明的假定。这种假定中,隐含着世界统一的假定。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1、这种超越时间变化的单一物质——万物始基是什么?

    2、万物始基如何变成特殊事物,特殊事物又如何变成万物始基?

    这种自然哲学的最初形态就是世界本原学说。它是本体论的先导,它探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也就是揭示诸存在者之最基本的共同规定,即始基说。在这一时期所揭示的基本规定,无法超越有限的感性具体性的范围。

    首先泰勒斯首先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命题包含了用“一”之原则的思想去超越感性直观到的“杂多”。但是这一命题中未能达到超越感性直观,即未能超越经验的范畴。

    接下来与泰勒斯同时代的安纳克西曼德,意识到了这一点,提出了“无限”是始基。他不像泰勒斯那样认为世界是由一种物质构成,认为是有“无定形的、未分化的原始物质,无穷无尽地充满与空间”,即宇宙物质“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他对始基的这种规定,比泰勒斯前进了一步,他倾向于摆脱具体的特殊感性事物为始基,但是“尽管力图摆脱特殊感性形式,‘无限’却还是感性的东西,因为它不是单纯的思想原则本身,而是用无规定性的原初物质来表达一个出自思想的原则,这种表达方式,其实就是通过在感性层面上对一切特殊性的否定,来表达对原则本身的肯定。”[1]尽管如此,事实上安纳克西曼德的“无限”概念已经初露形而上学思想的端倪。

    安纳克西曼德的“无限”概念让质的规定成了模糊的概念,于是他的学生安娜西梅尼斯找到了“空气”作为万物的始基,他认为“空气”具有“无限”的特性。他的这一规定回到了世界单一物质的规定,仍然无法跳出经验之范畴。这时世界本原学说已经无法前进。

    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试图寻找一个始基,或者说一种规定性,他们的数学思想“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个有规定的宇宙的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虽然其中的“数”并非直接的感性存在,是人的客观的认识,但它本身不是纯粹的思维。仍是自然界里边的一种规定性。

    赫拉克利特在此种情况下,提出“万物皆变,无物永存”,认为运动、宇宙变化过程、流变本身才是真正永恒的,这一观点开始走出了对实体的讨论,在形而上学上迈出了一步。他找来“火”来作为始基,“他所理解的这个始基不是经历各种变化而不消灭的物质或实体,而恰恰是在永恒飞逝、永恒飘动中的流变过程的本身,恰恰是与流变和消亡相对应的飞翔和消逝。” [2]他又提出“logos”,认为万物的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宇宙的理性、宇宙的秩序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已经让本原学说“走到了自己的终结,至此,世界本原说走到了自己的终结。他所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寻得一种方法,超越感性,以揭示诸存在的最基本的共同规定。”[3]这个问题将人们引向了存在学说之路。存在者何以存在?事物的存在真谛是什么?这些问题在感性的世界中已经找不出答案,哲学这条道路必须指向超越感性直观的形而上学道路才能得到进一步探讨。

    (二)存在哲学

    爱利亚派的存在学说不再从感性自然界里寻找一种规定性,一种始基,不再用始基来解释万物的成因。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对宇宙整体作一个抽象的规定。

    其中,巴门尼德为主要代表人物。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的概念,他在语言中找到了纯粹思维,即“存在”,他认为“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感性事物之为存在者,其根据不再感性的杂多里,而在于它是被客观思维所思及者。”[4]感性事物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感性是时刻变化的。感性事物要成为存在者,要再寻求根据。他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但内容已经有所不同,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尺度,用来衡量感性世界自然万物,而是本身就成为一个本体。”[5],沿着逻各斯提供的线索,抓住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对立,存在是存在的,不可能不存在,这就是通往真理的可靠途径。西方形而上学在这里萌芽。

    他提出了“感知”与“思维”之间的对立,认为感知是通往意见之路,思维才是通往真理之路。

    (三)结构性自然观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结构自然观,返回到始基的立场,讨论具体自然物的形成,但是和始基说不同,它有了进步,这一阶段不再是要引出一个始基,而是要引出一个结构,并且这个结构是抽象的、理性的,在这一阶段,理性和感性合并。即客观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同时进入了哲学的讨论范围。

    恩培窦选择了“土、气、火、水”作为宇宙的“四根”,“四根”是多元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有定型的、不灭的,但都不是以一种纯粹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但是每一根都各自为“一”,合起来为“多”。他认为世界有两种使之运动的力量,“爱”使得事物凝聚,“恨”使得事物分散。但是是谁的爱和恨,恩培窦解决不了。

    接下来的安纳萨哥拉斯提出了“种子说”和“努斯”概念。他不同意万物都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说法,认为宇宙应有无数种元素,这些元素被称之为“种子”,种子有无限多,且每一个种子都是能被感觉到的,但是感性的种子无限小,只能通过理性来认识。他认为,每一个种子都是不生不灭的“一”,世界是全息的。他提出宇宙“种子”的运动来自宇宙之外的“努斯”精神的推动。“努斯”是超越于感性之上的一种理性灵魂,体现为一种理性思维。“努斯”代表一种自发的自由精神、自由的冲动、代表对感性的一种超越。它是一切有灵魂的东西存在的自因,它也是一切没有灵魂的东西存在的原因。它是最高的神,在宇宙之外,小的“努斯”就是人,人的“努斯”就是对神的模仿,人心和神是相通的。人心也类似于上帝。它能造成整个宇宙的“漩涡运动”。在他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漩涡,里面有一定秩序的,各个不同的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构成了万物。努斯的提出第一次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做了区分。但是他这里的神作为一个人格神并不成熟。他只是“安排有序”,但这里的“秩序”还是自然界的规律。

    在以前的安纳克萨哥拉、恩培窦的观点里,都有一种“化一为多、寓一为多”的思路,德谟克利特推进了这个思路,提出了“原子和虚空”的概念。“虚空”即“非存在”,这一概念的引进打碎了不可分离的“一”,打碎之后,碎片成了不可分离的“原子”,“虚空”为原子运动腾出了空间。如果没有“虚空”的存在,运动就无法解释。因此他认为“非存在”也是存在着的,“虚空”也是存在着的。世界上存在两类事物:一类是“存在”,存在是原子,一类是“非存在”,是“虚空”。但是运动的来源问题仍旧没有解决。运动是如何来的?如果宇宙中只有原子和虚空,那么灵魂也只是原子而已。这种运动仍只是机械的运动,存在之物的动力来源无法解释。

    二、形而上学的建立

    (一)精神哲学

    在自然哲学中留下来了两大问题:第一是通过对始基和“一”的不断追求而凸现出来的逻各斯精神,这种逻各斯精神的典型代表是巴门尼德,他们试图从逻辑意义上去规定一些范畴,以超越感性;第二是对万物的动因或者说动力源的不断追求,并且反思到一种能动的努斯。但这两种精神都还带有自然哲学的色彩,因为它们都是对于自然界和自然整体的规定,无法超越感性。

    首先,是智者学派的语言哲学。在古希腊的雅典,智者学派(诡辩学派)第一次使得语言和逻各斯摆脱了对于外部世界的指称作用。他们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解开大自然之谜,他们将问题关注的焦点放到了人的身上。他们不关注语言对外部事物的“命名”,他们把语言本身当作是一个合乎逻辑的体系,考虑到让语言“言之成理”,以显示自己对话的技巧。对真理问题怀着不可知论。诡辩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将逻各斯从天上拉到了人间。同时否认了普遍存在的真理。

    接着是苏格拉底的灵魂哲学。在安纳克萨哥拉提出的努斯只是给予我们自然界一种秩序,但是这种秩序究竟是什么没有确定下来。到了苏格拉底这里,努斯变成了逻各斯的一种内在的力量。世界为什么有那样一种规定性,普遍性的逻各斯为什么能够找出规律,是因为背后有努斯在起作用。这样一来苏格拉底就建立起了一种灵魂学说,或者努斯学说。苏格拉底认为,努斯那么有秩序地安排着这个世界,那么这种安排应该是有意的、有意图的,世界是有目的的,因而他也是一个目的论者。

    苏格拉底还创立了新的逻各斯学说,即积极的辩证法。巴门尼德的逻各斯是低层次的逻各斯,是机械主义的逻各斯,而苏格拉底的灵魂学说表现为人本主义的逻各斯,他强调逻各斯应该是善的、美的逻各斯。在他的辩证法要找出矛盾、揭露矛盾,通过揭露找出一致同意的论点,再提出原则性的问题,再去发现新的问题,就这样一步步地最终达到永恒的真理。他所提的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存在,触及到人的灵魂。他的对话有益于人心的改善,有益于道德的。

    在智者学派过分关注人的财富、地位之时,苏格拉底重新提出对理性的信仰,提出对普遍有效的真理的存在的信念。他实践自己的信仰,可以这么说,它就是他信仰本身。他相信灵魂的自由意志。他说:“在你身体中的心灵,是随它高兴地指挥着你的身体的,因此你应该相信那遍布于万物的理智是指挥万物使之对它觉得合适的。”他造成了希腊哲学的伦理学转向。

    苏格拉底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的理念(或理型)说。恩培窦与德谟克里特斯两个人都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流动”的,但是世间一定仍有某些东西不会改变,如“四根”或“原子。柏拉图在这个命题之上进行发展,试图寻找永恒的实体。他认为世界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他在高于现实世界的彼岸世界构想了一个理念的世界。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产生出来的,所有现实世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他认为人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可以用理智来了解事物,现实世界是变化的,不可认识,只有理念可以认识,他将思想本身作为事物存在的规定。

    (二)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续思考万物永恒的实体是什么?实体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什么东西使个别事物成为个别事物?他不同意柏拉图将理念独立于感性世界之外,自成独立的实体,不同意柏拉图的先有理念,再有现实世界。

    他认为理念作为形式只存在于事物中,认为,现有现实世界,人们再由此归纳出共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构造出事物的共相。他提出“质料”和“形式”的概念来解释这个实体的原因。“质料”,即提供潜能的材料,形式,即自我实现的方式。质料的本质是一种潜能,一种可能性,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就是质料潜能实现的过程。个别事物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共相(形式)在个别(质料)中自我实现。宇宙变化过程,是本质在现象中的变化过程,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形式在这里是他自己的动力因、动力源,体现为努斯的精神。因此亚氏在这里发展了努斯的精神,他的这种解释使得努斯精神从以前的机械动力解释中解放了出来。

    亚氏解决了希腊哲学中的一大问题,即如何理解存在并以之解释流变?也就是说解决了动力源的问题。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直到罗马哲学,形而上学经过了一段很漫长的衰亡和解体过程。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以前的人关注的是外部的世界,到了古希腊后的罗马时代,哲学家就开始转向内心,考虑人生的问题,考虑人生的价值。

       2012年2月20日

    [1]引自王德峰《哲学导论》第76页

    [2]引自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55页

    [3]引自王德峰《哲学导论》第77页

    [4]引自王德峰《哲学导论》第86页

    [5]引自邓晓芒《古希腊哲学讲演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希腊时期从自然哲学到形而上学的发展线索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nn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