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架构

作者: 吕建雄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09:20 被阅读0次

    架构因人而异,不同的架构师会有不同的看法;架构因项目而异,不同的项目需求不同,架构也自然会不同,脱离业务的架构就是耍流氓;然而有些东西还是通用的,是所有架构师需要考虑的、也是所有项目都会有的需求。比如:API如何设计、架构如何分层、各种环境如何分离(开发/测试/发布...)

    一:API如何设计?

    一个APP,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数据,而数据的主要来源就是API,一个优质的API会给项目开发、维护、健壮性等方面带来比较大的提升

    1、安全机制    数据安全是设计一个API必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存在的两个漏洞 1⃣️缺少对调用者进行安全验证的方式  2⃣️数据传输不安全

    第1个问题,保证API的调用者是经过自己授权的。解决方案:采用设计签名的方式,对每个客户的分配一个AppKey和AppSecret。调用API时将AppKey与AppSecret加入请求参数,并将AppSecret和所有参数一起根据某种签名方法生成一个签名串。服务端收到请求后,根据请求中的AppKey查询响应的AppSecret,按照同样的签名算法也生成一个签名串,如果二者一致,那么认为是安全的(签名算法最好采用自己的一套签名)。另外在参数列表中加入一个时间戳还可以防止重放攻击。

    第2个问题,保证数据传输是安全的。 解决方案:HTTPS因为添加了SSL安全协议,⾃动对请求数据进行了压缩加密,在一定程序可以防止监听、防⽌劫持、防止重发,主要就是防止中间人攻击

    2、接口协议标准化

    API一般采用JSON数据进行传输,然而JSON的值只有6中数据类型

        Number:整数或浮点数

        String:字符串

        Boolean:true/false

        Array:数组(包含在[]中)

        Object:对象(包含在打括号[]中)

        Null:空类型

    关于API的坑有大部分就是因为JSON数据和实体对象转化时出错导致的,⽽且是各种各样的错误都有,其中不乏有一些很奇葩的错误

    比如:因为JSON本身没有Date类型,JSON库将Date类型的数据序列化时会转为String,不同环境,不同平台,以及用不同的JSON解析库,转换后的结果经常会不同。比如,在开发机上可能得到的结果是”2020-03-13 08:11:11”,但放到服务器后结果却变成了 “Mar 13,2020 05:11:11 AM” ,客户端进⾏反序列化时无疑会失败

            接⼝的开发人员有时候会将⼀些数据错误地转换为String,导致客户端使用时因类型错误⽽异常。例如,本来是数字的1,被转成了"1",客户端做运算时就会出错,或用switch判断时也会出错,或其他无法转换的情况发生时; 例如,为空时JSON正确地表示应该是null,但如果转为了了 String就变成了了"null",这些错误都可能导致程序Crash

    因此,有一份统一标准且严格执行的接⼝协议⾮常重要。协议的内容除了规定每个接⼝,包括接口中每个数据具体的数据类型,还需要规定⼀套共用的数据字典,以及其他需要统⼀定义的信息,比如签名算法等。⼀旦有了这份统一标准且严格执行的接口协议,很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3、接口版本控制

    为了解决接口的兼容性,最要做好版本控制。实际上有2种做法

    方法1⃣️:每个接口有各自的版本,一般为接口参数中定义version字段

    方法2⃣️:整个接口系统有统一的版本,一般在URL中添加版本号 https://xxx.api.v1

    二:架构分层

    前面已经说过一个APP最重要的是数据,那么从APP对数据处理的角色划分,最简单的划分就是: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相应的也就有了数据层、业务层、展示层,三者的关系是:数据层在最底层,往下接入API,往上它向业务层提交数据。业务层在中间,负责数据的加工,将数据层提交的数据加工成展示层需要的格式。展示层在最上层,主要就是将业务层取得的数据进行展示

    1、数据层    数据层是数据的管理者,主要任务就是封装API,并将结果向上层提交数据

    整体流程如下

    1⃣️:业务层向数据层请求数据

    2⃣️:数据层检查缓存中有没有请求需要的数据;

    3⃣️:如果有缓存数据,则直接返回缓存数据;

    4⃣️:如果没有缓存数据,则从网络API获取数据,并将数据加入缓存,然后返回数据;

    调⽤网络API时,还要判断⽹络状态,根据不同状态做不同处理。如果⽹络不可用,就无需发起请求了。网络可⽤时,也要区分是连接WIFI还是连接移动网络。连接移动网络时,⼀一般需要限制调用⽐较耗流量的请求。连接WIFI时,则无需设置这种限制,⽽且还可以预先请求一些接口,比如请求当前分页数据时,可以将下一页的数据也预先请求

    缓存也需要缓存策略,不同的接口需要做不同的缓存处理。首先,缓存只适用于获取数据的接口, 对于修改数据的接口则不适用。其次,不同接⼝缓存时间一般也不同,对于很少变动的数据缓存时间可以设置⻓一些,而频繁变动的数据缓存时间则⽐较短,甚⾄不进行缓存。最后,缓存数据因为比较多,我们一般保存在数据库,而对于调用频高、最新的数据,还会在内存中也拥有⼀份缓存, 不过缓存时间比较短。请求缓存数据时,会先检查内存缓存中有没有,有则直接将缓存的数据返回,没有才从数据库获取(内存+磁盘双缓存机制)

    如何将数据交付给业务层呢?这是整个数据层模块与外部交互的部分,当与外部交互的时候, ⼀般都要符合面向接口编程的原则,因此只要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就可以了。对于接口的参数需要说明⼀下,上面提到的参数有appKey、version,还有签名sign、时间戳time, 其实可以分为两类:系统参数和业务参数。像appKey、version、sign、time这些属于系统参数,⽽currentPage,或username之类的则属于业务参数。数据层开放的数据接口的参数只需要包含业务参数就可以了,业务层并不需要关⼼系统参数是什么,系统参数在数据层内部封装API时指定就可以 了。

    2、业务层

    业务层是数据加工者,主要就是从数据层获取数据,然后经过业务逻辑处理后转化成展示层需要的 数据。业务层因为夹在数据层和展示层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也因此,业务层很容易沦落为只是⼀个数据的中转站,主要就是因为对业务层具体的作用和职责没有理解清楚

    业务层交付给展示层的数据也是通过接口的方式,不过,和数据层交付给业务层时不同的是:交付给展示层的数据应该是通过异步回调返回的。因为获取数据是一个⽐较耗时的任务,通过异步回调才不会阻塞UI主线程

    3、展示层

    展示层作为数据展示者,它只要关心数据如何展示就可以了。不过,数据如何展示却不是那么简单。 展示层是三层架构中最复杂的⼀层了,要考虑的东西远远多于其他两层,涉及的东⻄包括但不限于 界面布局、屏幕适配、图⽚资源、⽂本资源、颜⾊资源等等。因此,做好展示层,就需要保持⾼质量的代码。要保持⾼质量代码,我觉得⾄少应该遵循几条基本的原则:

    1⃣️:保持规范性,定义好开发规范,包括书写规范、命名规范、注释规范等,并按照规范严格执⾏

    2⃣️:保持单一性,布局就只做布局,内容就只做内容,各自分离好,每个方法、每个类,也只做⼀件事情

    3⃣️:保持简洁性,保持代码和结构的简洁,每个方法,每个类,每个包,每个文件,都不不要塞太多代码或资源,感觉多了就应该拆分

    说到单一性,⾯向对象设计中,有⼀个基本原则就是单一职责原则,它规定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发生变化的原因。保持单一性是减低耦合度的关键标准,其⽬的就是各⽅面的解耦。而这⾥说的单⼀性不只是规定类的单一,也包括界面的单一、方法的单一、资源文件的单一等。

    界面的单一,⾸先是界面的布局和界面的数据应该分离。另外,界面数据的获取和展示也应该分离。 一句话,保持界⾯的单一性就是要保持界面上每个维度都做好分离,从界面的布局,到数据的获取, 数据的检查,数据的展示。

    ⽅法的单一,则表现为⼀个方法是对⼀个行为的封装。行为又可以拆分为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其实也是更细化的行为。因此,方法嵌套方法是一种常态。那么,保持方法的单一性,关键不在于怎么定义这个⽅法的行为,而在于这个行为要怎么拆分成更细的行为。举个例子,通常在ViewController的 viewDidLoad方法,做初始化操作,细分出来就分为了:控件的初始化、逻辑变量的初始化、数据的初始化。数据的初始化又可以再细分: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展示。每个细化的行为都应该封装为一个独⽴的方法,这样,才真正符合方法的单一性

    三:环境分离

    每个App项目,⾄少都会有两个环境: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多的甚⾄有四个环境:开发环境、测试 环境、预⽣产环境和生产环境。开发人员经常需要在环境之间切换,测试人员也同样。经常出现测试人员今天需要测试环境的最新版本,叫App开发⼈人员打包⼀个给她,明天需要切换到生产版本,再叫App开发人员打包一个生产环境的给她。我们知道,一个App,在一台⼿手机上要么只能是测试环境 的,要么只能是⽣产环境的。最好的方案就是环境分离,不同环境有不同的App

    根据以上设计经验,即可设计出一个高内聚、低耦合的APP架构,具体路线是:产品需求(驱动)接口设计(驱动)APP架构设计 具体到一个APP或者一个组件中,可以采用各自的设计结构(MVC、MVVM、MVP、VIPER...)

    以上是一些个人工作经验的整理总结,抛砖引玉,与各位简友共享,后续会陆续推出如何抽离一个组件,抽离原则以及MVC、MVVM、MVP、VIPER各种设计模式的使用实战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PP架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np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