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聊到在马来的学到了什么,我想大概是如何去兼顾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已然是第二学期,也是第二次踏上这片土地。
学校风景不同于第一学期的迷茫和期望,心情反而是愈发地平静。还记得初来乍到,因为不适应当地食物每天靠吃面包混日子,这学期已然找到了食物的安全区,并且在食物方面还能和当地人侃上一二。
学习状态也有很大的变化,之前一直渴望有很明显的学术提升,却欲速则不达,这学期明显感觉自己的水平有了相应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出来之后才发现好多发音都是不标准的,相对于国内教育对阅读的重视,在国外反而是听说更为重要。如何在听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如何更为有效率的沟通是我一直不断在改进的两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改进的过程通常是难的。诚然,交换生是在这所学校相对特殊的群体,因为来自中国不同的院校本身就会存在学生语言水平上的差异,但是,学校在这方面采取的是统一的措施。于是,交换生被聚集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相对应的学生们上课也都相互之间用中文交流,只有回答老师问题时才切换成英语。这也是一个直接因素导致大部分中国学生即使出国交流,在语言水平上的提升也并不明显。
但是,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学习态度,这种情况通常会出现在一些就读于三本院校的学生身上。因为马来西亚的教学模式和国内教学模式是相对不同的,一门课每学期的最主要的几份作业都会通过论文的形式被要求,因此,这就注定了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学习结果。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同学能够自发地去图书馆去收集资料,然后阅读大量书籍,再去结合自己的观点论证。但是,主观能动性较差的学生可能最多只会在google academic上收集资料,甚至在中文网页上复制材料,然后翻译成英语直接上交。其实,我相信他们也是有自己苦衷的,毕竟有些时候甚至一些基本的生活表达都会出现问题的同学,并不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到可以完成论文的地步。但是,这也造成了讲师们对中国学生的误解,例如,抄袭、学术欺诈、作弊。然而,话又说回来,这种社会现象其实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对一个群体的误解其实还是教育本身出现了问题。
就个人而言,在马来相对较慢的生活节奏的推动下,我的生活和学习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我懂得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时间。在中国,填鸭式教育是通常学校会采用的,虽然上大学之后教学会相对宽松一点,但是在学习一些非专业课上仍旧会采取死记硬背的套路。相信上过毛概课的同学都不会对上百页的题库陌生。然后,在马来,课业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紧张之余,讲师给予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让你去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在大量阅读之后去整合自己的观点,再去学着用更丰富的方式表达出来,便是在马来最大的收获。
总之,学习是一次和自己内心的交谈,而生活也是自己过的,收获多少,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