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在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向人们掲示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十大原理中的第一个原理就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记得当时初读这本教材时,这个原理尤如一束光,照进我被蒙蔽的心灵。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意无意中在进行权衡取舍,都是在各种可能的行为和思考之间作出选择。
比如此刻我选择写随感,便意味着放弃了读书、家务、理财或者娱乐。那些放弃的东西就是我写随感的‘’机会成本‘’。比如我放弃了娱乐,选择了读书或者做家务,用牺牲暂时的快乐,换取心灵的充实或环境的舒适。又比如我走着走着突然奔跑起来,那是因为突然天降大雨,也可能是遇上了狼狗或劫匪,使得我放弃行走改成奔跑。
我认为,每个人在每一刻选择从事的事情,不管是出于本能、情绪、源于条件反射还是经过深思熟虑。从根本上说,这选定的行为都是他感觉中或是理智中,认为是当下最为迫切需要从事的,至少对他本人来说,具有最大物质和精神收益的事情。
如果人正如古典主义经济学典基者亚当•斯密假设的“理性人”,那么是他的理智经过权衡取舍,让他从事上述的事情。如果人更如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人”或者“不完全理性人”,那么当他的理性缺席,在某些时候处于非理性状态时,是他的本能、情绪或者条件反射让他下意识地从事上述事情中的一部分。
并且,由于每个人的天性、习性、偏好、智力、健康、爱好、观念、审美、目标和经济状况的不同,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物质和精神的价值判断也不尽相同,并且对不同事物的物质和精神价值判断的排序也会有大的差异,所以同样几件事物放在甲乙丙丁等人面前,他们采取的选择和行为也可能是各不相同,有时甚至是迥异。
比如,有的人专注于事业,有的人更重视家庭生活和子女培养。有的人喜欢美食,有的人爱好旅游,有的人沉迷于游戏。有的人爱好打羽毛球,有的人爱好踢足球。有的人喜欢素颜,有的人喜欢浓妆。有的人可以忍受当前的艰苦,以换取长远的利益和发展,有的人则比较偏向过好每一天,或者更偏向及时行乐。有的人喜欢体育竞技,有的人喜欢智力博弈。有人沉浸于物质享受,有人更爱好精神享受。更多的人过分重视短期结果,并且通常更加关心如何止损而不是追求获益。
正因为有成千上万的人类个体,个体千姿百态的个性和偏好,对需求的各不相同的获取方法和可能性,所以才造就了人们丰富多彩的选择。我们不能说其中的一种选择一定不好,只要不违背自然界普遍的规则,只要不违反符合自然法的人间法律,各种选择都应该被许可被尊重。当然,那些不伤害短期利益,或者对短期利益伤害可控,却能够给个人和全社会带来长期利益的选择,无疑是相对最不差的选择,也理应受到推崇和鼓励。对那些只顾短期利益,对长期利益带来较大伤害的选择,理应受到批评和纠正,并依靠良好的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也是在权衡取舍中进行选择。千千万万人的社会工作和活动主要就是做蛋糕,有些政策有利于均分蛋糕,但是却牺牲了效率;有些政策则偏向于做大蛋糕,提高效率,最后使人们分得的每份蛋糕变大,但是贡献和担责大的人会分得更多的蛋糕,于是就打破了表面的平等。
反过来,个人的选择也极大地受到国家政策和制订的规则的影响。如果政策和制度缺乏对人的付出和贡献的物质激励,缺乏对私人产权的保护,缺乏对有长远收益行为的引导,并且实行类似于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那么对于一些比较看重物质的人来说,他们为什么还要付出辛勤劳动?如果搞形式和喊口号可以获取物质收益,那么对于灵魂空洞,不太关注真正的内心丰富和精神收益的人来说,他们为什么还要开拓创新?他们为什么还要脚踏实地,整天埋头苦干?
除此之外,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也都有少数思想者和精神上的杰出者,他们的权衡取舍更多地是建立在自己的精神收益而不是物质收益上面。所以他们的选择也更多地听从天理、科学和实事求是的声音,他们思想和行动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在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给社会创造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更充分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