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喜欢的一句话:“一个人五年的时间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发生怎样的变化,取决于你与哪些人在一起、听了哪些不一样的课程,或者读了哪些不一样的书!”步入职场之后,越来越感觉到一种现象:与消极负面总是抱怨、各种唉声叹气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也会感觉到压抑,提不起劲。而选择与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会带动你的心情也跟着明朗起来,也对一些美好的事物憧憬起来。
所以,我总觉着没有人是独立存在的,人该是环境的产物,到达与内心相符的环境是件幸福的事。
讲一讲环境对我读书的影响吧,我从小接受的绝对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当然这样的教育留下的诸多后遗症直到现在我都还在慢慢意识到、慢慢去改变。(我的学习主要是妈妈负责管教,爸爸是几乎不过问的。虽然妈妈现在也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教育方式有不好的地方,但是都已经过去了,也没有机会改了嘛。再说了人都是不断成长的,靠自己去改变,为时未晚。)印象里寒冷的冬天,爸爸一杯茶一本书在他自己的房间里,一坐就是一下午,是我最憧憬的样子,因为我就做不到,我才坐一会,就像板凳上有钉子一般,没了耐心。那个时候,我觉着肯定是跟读的书有关系。所以,我来到爸妈房间,从一堆书里抽出来觉着名字挺不错的一本书,现在我还记得那本书背脊上的几个字“高山下的花环”,封面已经没有了。
那是我五年级的寒假,回到自己房间正读得津津有味时,妈妈进来了,把书夺过去,留了一句“这也是你读的书?!”转身走了,我恍惚了一下,没有出声。
又过去几天,我居然听到妈妈跟外婆窃窃私语,说什么要好好管教我,进入青春期,开始自己偷偷看“大书”之类的话,我当时特别伤心,碍于父母的权威,没有冲出去理论。当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读过课本以外的任何书。
时间转眼到了高中,我们的英文课本里有一篇节选自《简爱》的文章,我很喜欢,这时候,我已经比以前自由一些了,因为我开始住校了。有一次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便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自习课上,完成当天的作业之后,我小心翼翼的抽出这本书开始读起来。我那时的座位刚好在窗户边,班主任站在窗户外对我盯了好久好久,看我依然无动于衷,狠狠的敲响玻璃喊我带上书出来一下。我只记得他劈头盖脸的把我劈了一顿,我还对他顶嘴了,义正言辞的说这是世界名著,为什么我不能看,这都出现在我们的英语课本上了,为什么我不能看……不用想也知道,最后是我妥协了,而且书被老师没收了,因为要不然他就喊家长。
我的阅读之路啊,如此的贫瘠,能是我的错吗?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终于到了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我进到学校的图书馆,看到那么多的书,好开心好激动啊,终于没有人管我了。我胡乱的读着,没有类别,没有方法,甚至没有记忆,读完就忘完。但至少让我养成了必须要读书的习惯。没有茶,塞上耳机、捧上几本书,找一个偏僻的角落,世界便与我无关,我自天荒地老。
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消遣,也有好心的同学朋友向我介绍书单,以及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之类的。可是我从来不听,那时候就是刚从笼子里放飞的鸟儿,短暂的自由冲彻全身的细胞,年轻气盛、唯我独尊,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不要再受任何框架的约束。当然,随着参加工作,人也继续成长,那股气焰早也没有了。但忙里偷闲,半天时间在图书馆、咖啡店呆一下午依然是对自己莫大的抚慰。读了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这本书,我很开心,读的很细致。因为我发现自己很有深度工作的潜质。脑海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好像有些东西在渐渐的凝聚成形状。我以前读书只记得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和一些我喜欢的句子(摘抄)。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留意书籍背景、分析作者的思路以及书的结构框架。
这本书是跟着刘主编一起读的。有一种前几年的书都白读了的感觉,同时也豁然开朗,看到了读书的曙光。刘主编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整本书的概括讲解,听得我好像人生重新来过了,我是特意先自己读完这本书再来听课的,为什么抓的重点差别这么大,一看刘主编这就是骨架啊,提纲挈领,主要内容都包含了。我自己吸取的尽是具体概念、开心的感觉、列下可以付诸实践的小计划(这个是可取的)、还有就是一口气读完,这书信息量好大(这也是我不怎么读这方面书的原因吧——用书里的意思表达就是不愿意挑战自己的认知极限,太耗心智了,不如怎么舒服怎么来,结果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深度工作被我给浮浅化了。)
而按照刘主编的讲解,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简单,就两块内容:第一,为什么要深度工作;第二,就是如何深度工作。然后依次分几大项、几小条,完毕。简单明了、字又少,却让你完全掌握本书精髓。当然这和作者也有很大关系,作者真的很给力,每一项都有理论、方法论、案例支持、自己的经验。让我读完对自己有信心的也正是作者在书里讲到的“习惯”可以让你进入“深度工作”状态的阻力降到最小,“轻松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并保持更长时间”这样的说法。
因为有阅读的习惯,我发现把自己安放到图书馆或者咖啡店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免遭外界打扰,因为有阅读的习惯,我比较少在朋友圈互动也几乎不群聊,因为有阅读的习惯,看到刘主编“30天读30本书”这个课程毫不犹豫报名了,只因为这一个习惯,我踏进我所期待的环境里,而我所做的又在这本书里有了一点理论支持,感恩相遇。从今天开始,挑战自己的认知极限,学习并掌握困难的事物,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把自己安放到匹配的环境里,释放必要的心理资源、提升自主性注意力和意志力,定时定点定量深度工作,活出专注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