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你可能会听到“你为什么老是迟到?”
在家里,你可能会听到“你为什么总是让人这么烦?”
在户外游玩,你可能会听到“你为什么总是这么谨小慎微?”
在完整任务时,你可能会听到“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粗心?”
当听到这些描述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呢?
好像有些不好受?甚至想发火生气?
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正处在对方的“观点”描述中。
也许你也听说过,一个人的表述大致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事实,另一种是观点。但是在《底层逻辑》一书中,作者刘润表示:
细究起来,还可以再细分,至少可以分为四种:事实(Fact)、观点(Opinion)、立场(Stand)和信仰(Belief)。
那么这些细分是什么意思呢?难道又是学者大佬用一些词来唬我们?
其实不然,通过表述的细分,在与他人沟通时可以更加清晰知道对方表达的是什么,从而更针对性的对待,不至于被对方的一句话,一点就着。
首先是事实。是指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记住,是客观的。例如“你今天看我的时候没有表情”。
其次是观点。是指对一个事实的看法。我们也会基于生活背景经验倾向观点。例如“你今天一定是生我的气了”。
接着是立场。也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不分对错,只争输赢。例如有人问你开不开心,你觉得听开心的,但是因为对方今天来谈降价的事情,所以即便你开心,也会是没有冷酷或者没有表情。
最后是信仰。也就是一套完全自己相信的逻辑体系。都觉得自己相信的就是“对”的。例如基督学、佛学,或科学。再比如“我就认为素食主义才是健康的”等等。
所以当一个人持有的是立场时,你应该说的就是“这对你有益”。
同样的,反思自己的表述,是事实,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