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8471/1235c4760eefe834.jpg)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天赋固然重要,但我从不否认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反而这是我们最可控的因素。命运本身是一种偶然因素,不可控的,但是如果足够努力,命运的天平一样也会向你倾斜。
那是2011年的春天,那个春天发生了很多事,考研失利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件。
我本科读的工科——自动化,觉得思维太受局限,于是考研选择了跨考心理学。大学在成都一所普通高校,考研选择报考北京的一流名校,当时叫做“三跨”,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因为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专业,比一般的考研难度要更大一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深知这一点,于是提前一年就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了。
考研,是一次孤独的旅行,那一年,漫长又短暂。每天当别人还在梦乡中的时候,起床背单词;每晚熄灯后,才回宿舍,几乎很少休息。疲惫了,偶尔给自己放空个一天半天。
一年时间,宿舍、饭堂、自习室三点一线。为了考研,股不炒了、恋爱不谈了,其它一切影响考研的事情都搁置一边。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考研的战友走着走着就不见了,但我从来没有迟疑过、退缩过、懈怠过。
考研是一个人的旅行,没有人能够帮得上忙,只能靠自己。我给自己选了一首考研战歌:《永远不回头》,激励自己矢志前行。
寒来暑往,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记录下了考研的那段岁月。最后,考试的时候出了点儿意外。虽然英语和政治都超过了自己设定的目标,但是专业考试因为风格与前几年变化较大,远低于最初设定的目标,导致总分未过复试线,无缘心中神圣的殿堂。
得知考研结果的那几天,并没有多么失落。因为考完试就知道专业课不理想,心中的期望值就已经跌落到了冰点,但是多少还心存一丝侥幸,期盼着奇迹的出现。直到成绩出来,才彻底死心。
我知道,此生再也没有机会去心中理想的高校读研了,感到非常遗憾与惋惜。但是,除了同学聚餐大醉一场,倒也没有太多伤心。或许是我这人太没心没肺,或许是因为并没有觉得考研的过程有多辛苦吧,更多的是乐在其中。
那段时间,知道读研已经没有可能,就准备毕业相关的事了。有一天早上,闲来无事打开考研的网站,随意点击着鼠标,也许是心中怀有一丝期望,期望能发生什么奇迹。果然,奇迹出现了。
考研的网页上弹出一个浮动窗,是一条调剂信息,竟然是我考研时的备选学校,南京的一所高校。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我没有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果断点开了那个链接,按照调剂提示,给学校研招办的工作人员发了一条态度诚恳的E-mail,并附上了我的简历和考研成绩。北京去不了,去南京也不错呀!
读研之后,我去感谢研招办工作人员的时候,他告诉我,当时被我的理想和诚恳所感动了,于是才给了我复试的机会。因为抓住这一次难得的调剂机会,积极准备,最终,才去了南京那所高校读研。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给了我希望,重新点燃了我的梦想。那天早上,偶尔上了一次网,点了几次鼠标,改变了我后来人生的轨迹。
后来,每每次谈及这件事,我总是告诉别人,是我运气太好了。然而,我知道,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今天,看到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
在他人眼里这似乎是个传奇,爸爸却认为这是对我持之以恒、积极奋斗的回报,是上帝对我艰苦付出的奖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