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有个问题想要跟你说说!”
“说说看!”
晚上10点,接儿子走出学校大门后,我俩一前一后往出租屋方向走着。一会儿,儿子突然靠近我走过来,悄悄地对我说。
“这两天在上课时,老师讲的题,我一下子就会了,可是有很多同学还不懂,我觉得他们怎么还不懂呢?我是不是很骄傲了呢?”
“先听懂,有成就感,很正常的呀!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可是在课堂上,我总在想着这件事,想着想就走神了,又忘了写作业了,我就觉得挺烦的。”
“偶尔走神,是正常现象,每个人都会有走神的时侯。爸爸在上学时,就是现在工作也时常有走神的时候。这不是什么坏毛病。但走神时间太久了,对学习,对工作是有影响的。爸爸对付长时间走神的办法是这样的,你不妨试试,看看是不是适合你?”
“爸爸,讲讲你的对付走神的办法!”
“在工作中,我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就会站起来,走到办公室外面看看风景,或都跟同事朋友打个招呼,但我不会跟别个去闲聊,因为我有工作还没完成,我便又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继续工作。看似工作被打断了一下,但我把自己走神中拉了回来。我上学那会,我意识到自己走神了,我就闭上眼睛数数,是特别认真的数数,要是默念数数,效果不好的话,就数出轻轻的声音来,也就几分钟时间,又回到现实,然后赶紧写作业,投入地写作业,投入了,哪会走神呢?,要不你明天试试看,也可以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对付走神!”
“爸爸,我觉得你的两种可以换着用,不是上课时间走神,比如晚自习,或在课间做作业时,我觉得你的第一种方法挺好;要是在上课时,我觉得可以用你的第二方法好!”
“是呀,方法是灵活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可以交换来用,不是死板硬套的。你还可以想其他更适合你的方法。你说呢?”
“爸爸,我明白了。以后我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和你说吗?”
“当然可以,你愿意把你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跟爸爸说,爸爸当然高兴,我们可以像朋友那样探讨交流。学习上,爸爸已经没有办法辅导上,但在方法,可以给你一些建议,适合你就用,不适合你可以不用。”
“我喜欢你这样和我说话,和你说完的烦恼,我感觉轻松多了!”
……
转眼间,儿子已经初三了,今年六月就初中毕业了。虽然儿子各科学习成绩并不是很拔尖,但他的各科成绩比较平衡,这让我和他妈妈倍感欣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父母的期望,都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学有所成,能成才能成器。
三年前,12岁的儿子小学毕业时,参加县里的一所私立学校入学选拔考试。幸运的是,他从两千多名的小学六年级毕业生,以良好的成绩挤进了这所私立学校就读中学。
这所私立学校这几年间,教育教学质量在周边县市算得上数一数二。可能因为是私立学校吧,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管理理念与大中城市优秀学校比较接近,深得不少家长看好。也曾站在三尺讲台十多年的我,从心底里也喜欢和认可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
儿子考上了这所一所私立中学后,我和妻子便跟其他的家长一样,在孩子学校周边租了一套一室厅的房子,开启了将长达六年的陪读之路。
有朋友跟我说,这样的陪读,孩子的独立能力得不到锻炼,自理能力差。
也有同事跟我讲,用得着这么累吗?一天两头跑,经常加班的你,每天有写不完的材料,改不完的文稿,看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还得要早上步行10公里来上班,晚上步行10公里去陪儿子。初中的课程,你放了好多年,你会吗?你辅导得了孩子吗?
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就看你怎么看,怎么做?陪读,就是陪伴孩子成长。知识上,我是没有能力辅导孩子。但我认为,陪读其实不是仅仅为了给孩子辅导知识和作业,而是让孩子一起陪在他身边,哪怕是默不作声,让父爱陪他成长。
说儿子很听说,那也是假话。其实我也是学着与儿子相处,尝试着变着法儿跟儿子交流。下晚自习后,儿子回来,他做他作业,我看我的书,不在儿子面前刷视频,看某音,用好学来影响他。
谁的青春不迷茫?15岁的儿子,正是青春期。学习上课业繁重,以及身体生理上的变化,让儿子应接不暇,有了迷茫。看着他每天很累的样子,也很心疼。开始时,我主动帮他按按摩,让他放松放松绷紧的心理和身体。
我从不管他的学习成绩,也不问他的考试得分。不管大考小考回来,我都不再提及考试的事。要是他愿意告诉我,或考得好,用恰当的语言鼓励一下,如若考得不好,我会轻描淡写说:考试只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一次考好只证明这段时常你掌握知识不错;一次考不好,也只说明这段时间学得不够牢。
学校组织的大考小考,在我看来,是在培养孩子一种应对考试的心理素养,一种承受压力的心理历练,让孩子养成一种不胆怯、不紧张的良好心理素质,以期在今后的高考中正常发挥。
不打击,不谩骂,帮孩子树立信心。或许非暴力沟通起了作用,儿子开始喜欢同我交流。
陪读即陪伴,引导孩子,给方法、给建议,不强压;考好了,鼓励,激活信心;考砸了,不给压力,帮孩子释放压力。
鼓励和肯定,必会远比打击与谩骂的效果要更好。陪伴成长,做一个可要倾诉的父亲,如春雨润物无声,让孩子快乐成长。
这谈不上经验,且当抛砖引玉,如果能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有点收获,已足矣。
网友评论